李非平:为新中国钢铁建设开疆拓土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2491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4-17

李非平:为新中国钢铁建设开疆拓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1963年11月,马钢试轧成功我国第一个轮箍

▲1974年9月,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开工典礼

▲1982年,李非平(中)向到宝钢参观的老领导介绍工程建设情况(上接第一版)李非平一到任,就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了解情况。在他的主持下,太钢很快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行政办事制度,经营管理架构基本成型。

全国第一次钢铁会议确定对太钢进行改、扩建,逐步由生产普通钢的钢厂转变成特殊钢生产企业。李非平带着这样的任务,白天开会商讨计划,晚上到车间调查研究。他利用从唐钢搬来的电炉设备,组建了电炉炼钢部;利用从上海调来的一架薄板轧机,组建了薄板部;抽调技术人员,组建锻钢、机修车间;新建一座50吨平炉;改造二号高炉;新建二号焦炉、洗煤厂……不到两年半的时间,一批基建工程竣工投产,太钢的钢产量由1950年的3万吨增加到1952年的9万吨。

太钢新建的电炉炼钢部以冶炼特殊钢为主,薄板部以轧制硅钢片为主。1952年8月,新中国第一炉硅钢在太钢冶炼成功。9月,太钢成功试炼出新中国第一炉不锈钢。到1952年底,太钢已能够冶炼35个钢种,轧制239种规格的钢材。太钢由此从普通钢厂过渡到特殊钢生产企业。

1949年到1952年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钢铁工业开创和奠基的关键时期,需要大批干部,李非平写信给陈云同志,专门谈到这个问题,并得到山西省委的大力支持,从地方抽调大批干部充实到太钢,极大地优化了太钢干部人才队伍的整体结构和综合素质。

李非平在太钢短短两年,为太钢打下了发展特殊钢的基石,也给太钢人留下注重技术、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

挂帅马钢、攀钢

1961年,党中央决定把全国冶金系统唯一的重点工程火车车轮轮箍厂由河北宣化迁移到安徽马鞍山,但由于苏联专家的撤走,刚刚开始的马钢车轮轮箍工程建设陷入停顿状态。此时,李非平临危受命,挂帅马钢。

李非平与现场工人干部一起工作生活,以现场为家,从设计、设备制造到施工管理全靠自力更生。他将长期在军工系统形成的严谨、求实的作风带到马钢车轮轮箍工程建设中,要求职工以“不穿军装的解放军”为标准,开展“创样板工程”活动,创造了“三高、三清、三过硬、一到底”(思想觉悟高、质量高、速度高,工完尾清、工完料清、工完资料清,指标过硬、基本功过硬、作风过硬,对工程负责到底)的管理经验。

当时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物资匮乏,职工生活十分艰苦,但李非平带领职工克服一切困难,艰苦奋战,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科学施工,创造了用一台50吨吊车配合一台25吨吊车,完成吊装87吨横梁的“反物理学”奇迹。

1963年11月18日,马钢车轮轮箍厂试轧成功第一个国产轮箍,实现了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夙愿。一个年产17万吨车轮、3万吨轮箍的亚洲最大车轮轮箍厂,矗立在长江南岸,结束了近百年来进口“洋轮洋箍”的历史。

196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攀枝花特区与工程指挥部,建设攀钢,其建设规模之大、投入之多、动员之广、行动之快,前所未有。李非平出任渡口市委第一副书记兼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建设总指挥。

当时的攀枝花还深藏在杂草丛生的大山中,50多岁的李非平自己带着干粮,与工程技术人员钻深沟、爬高山,用双脚丈量着这片土地。经过选址、论证、确定方案,攀钢建设艰难地向前推进。由于长期工作劳累,李非平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多次晕倒在岗位上。正当李非平在深山密林中带领基建队伍奋战之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67年李非平被迫离开建设工地,下放劳动。1972年底,由于攀钢迟迟不能达产,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冶金部的高度重视,李非平再次领命,到攀钢攻关。他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专家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打赢了混铁炉装铁水攻关、转炉风机攻关等一场场漂亮仗,逐步推动攀钢的生产走上正轨。

奠基武钢一米七轧机

1974年7月,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指挥部成立。这是中国冶金建设史上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10万建设大军迅速集结,李非平任副指挥长。

指挥部把143项重要工程分给十几个大单位包干,采取大兵团联合作战的方法,主体工程与辅助工程交叉进行,为中国大型钢铁企业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李非平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路,一头扎到工地上。

为满足一米七轧机的用电需求,李非平决定将武钢电站加大到49万千瓦,并协调全国电网,以保证一米七轧机的电压、电流稳定。他强调,水、电、风、气、油等能源介质工程的质量要提前于主体工程达到质量标准,并反复组织工程质量大检查。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投资,提倡“重点工程重点节约”,科学统筹设计施工方案。为解决材料和施工机械缺口、运输力量调配、国家各部委及地方之间协调等问题,他在北京和相关省市各级部门之间奔走,与日方、德方代表反复商谈,召集各设计单位、冶建公司安排工作、布置任务。

在一米七轧机工程建设的5年里,李非平以花甲之年,行壮士之志,甘愿做国家钢铁工业建设的一块奠基石,体现了一个钢铁人的坚强意志。

改革初期筹建宝钢

1977年,李非平以冶金部副部长的身份参加宝钢建设前期准备工作,那时李非平已64岁。

中央领导对宝钢建设非常重视,陈云同志提出:“对宝钢要有严格的要求,甚至要有点苛求。”

带着党中央的嘱托,1981年3月,李非平出任宝钢工程指挥部总指挥。一上任,他便和班子成员着重解决了宝钢工程的三个大问题,即码头建设、软土地基和水源问题。

经过反复的现场调研,李非平召集了专家论证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确定了宝钢主辅原料码头和成品码头的建设方案。对基础建在软土地基上的问题,李非平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借鉴国外填海建厂的经验,采用了挤密沙桩、旋喷桩和钢管桩联合应用等技术,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节约了建设成本。对于水源从哪里来的问题,李非平和班子成员、各方专家多方考证、科学比对,确定了由长江取水的方案,让出淀山湖,确保上海市民的饮用水源。

李非平还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解决了许多辅助工程的难题。宝钢一期工程在不到7年的施工中,做到了主体与辅助工程同步建成,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96.4%,这在冶金建设史上是没有先例的。1986年,国家经委授予宝钢一期工程“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

李非平长期在冶金系统分管和主持基础建设工作,为国家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进入21世纪,他曾经工作过的太钢、马钢、武钢、宝钢等钢铁企业实现了联合重组,形成了问鼎全球钢企之冠的中国宝武。

李非平曾经为之毕生奋斗的中国钢铁事业,由此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太钢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北路83号   邮编:030003  电话:0351-2134396  传真:0351-213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