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建荣
在我的相册里收藏着一张珍贵的照片,这是一张八寸黑白照片,是22个清一色的小伙子的合影,他们年轻的脸上挂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纯真和执着,照片上方有一行白色的题字:“太钢二轧欢送刘师傅赴新厂留念”,落款时间为:1967年5月19日。坐在前排正中间,面容干练而慈祥的“刘师傅”正是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1952年应召来到太钢二轧厂工作,当时年仅19岁。记忆中的父亲总是充满活力,嗓门高,走路快,干活卖力。单位分配工作,爸爸抢最苦最累的岗位,是单位里为数不多的“七级工”。听父亲讲,他们当时有一个作业项目叫“拔炉”,就是在刚刚出过钢的炼钢炉里面,清理烧得通红废钢渣,炉子内温度足有几千度。父亲和他的工友们披上浸湿水的麻袋,冲进炉膛进行清理,过不了几分钟,麻袋就被烤干了,滋滋地冒着黑油烟……赶紧跑出来,换另一批人进去继续清理,他们脸上手上身上的皮被烤得掉了一层又一层……我们好奇地问:为什么不等里面的温度降下来一些再进去呢?或者用水冲一下,用风吹一吹。父亲略显无奈地说,冷却后的钢渣比铁还硬,清理起来更加费时费力,严重影响出钢的速度。可以想象,父辈们那时候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是多么艰辛难耐!但是听爸爸讲这些,只有电影里见过的场景,父亲的脸上没有痛苦,没有抱怨,有的只是努力付出完成工作任务的自豪。
爸爸常常对我们说:“上班时,要尊重师傅们,手脚勤快一点,眼睛活一点,干活利索一点。”爸爸这朴素的嘱咐,深深地印在了都在太钢工作的,我们兄妹五个人的心里!我的大哥和二哥,都是知青返城回到太钢工作的。我的大哥,当时是一名泥瓦工,大哥谨遵父亲的教诲,工作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爱动脑。工作不久,就能拿下有经验的老师傅才能干的活--“把角儿”,就是负责砌墙时的拐角部分。工作第二年就被选拔到了车队,当了一名汽车司机,先后开过卡车、拖车、吊车等各种大型施工机械车。80年代初,我国经济全面复苏,大型基建项目纷纷上马,到处建厂、铺路、架桥,大哥和他爱护备至的大型机械车一起,加班加点出差成了日常。我们太钢的大吨位吊车,在省内乃至全国都寥寥无几,不仅承担着太钢内部厂房建设,大型设备吊装等任务,还承担着省内外大型设备安装和桥梁吊装等任务。太旧公路建造过程中,大哥驾驶着日本产的160吨大吊车全程参与施工,在当时号称是“三晋第一吊”。这即是对我们太钢精良超前的设备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太钢训练有素、专业技能一流的工人队伍的肯定。大哥和他的师兄弟们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工作作风,受到整个施工现场广泛好评赞誉。素不相识的领导视察工地时看到穿着太钢工装的他们,远远地就竖起大拇指!他们用对太钢执念的热爱,和对这份职业的敬重,在太旧公路上描绘出了我们太钢浓墨重彩的一笔!2010年我的父亲,病危弥留之际,我大哥正在包蒙专线执行建设任务。盼儿心切啊,父亲有时会不自觉地冒出一句,“怎么有那么多桥要架呀”?但随后还是慎重嘱咐我们:千万不要给你大哥打电话。大哥在工作之余打电话来,告诉父亲:“再过两天,吊完最后一个桥架就回去看您”。已经禁食多日的父亲,靠着每日输入营养液,等到了心急如焚赶回来的儿子。大哥跪在爸爸的床头,抚摸着父亲瘦削、然而依旧慈祥的脸庞,给爸爸讲着架桥的过程及工艺要求,爸爸津津有味地听着,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不时露出惊讶和赞许。大哥是早上九点到家,我的爸爸下午两点便溘然长逝……而专为太钢运输粉煤灰的包蒙专线,至今依然在太钢的稳步发展壮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爸爸的眼中,单位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父亲是千万第一代太钢人的缩影,为了太钢的复苏雄起不惜自己生命,在他们身上我们真正看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们也把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传承给了第二代太钢人和第三代太钢人。
2012年,大学毕业的我家女婿也选择了留在了祖辈们眷恋的太钢。成为我们家的第三代太钢传人。这一年他们见证了,太钢自主研发的螺丝钢中标港珠澳大桥,在这一世纪工程上留下了太钢的足迹。接着又创造出了国内多个第一:硬币钢、笔尖钢、手撕钢等等。太钢这一次次的佳绩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关注,两次来到太钢给予鼓励和与嘱托。太钢加入宝武后,发展目标更加确,“钢铁报国,开创融合,严格苛求,铸就强大”成为这一代太钢人的坚强信念。目睹他们夜以继夜攻坚克难,目睹他们从风华正茂渐渐有了斑白的发丝,心疼之余是满满的赞叹和感慨!他们是太钢品牌的塑造者,太钢腾飞的亲历者,是生逢盛世的,幸运的新一代太钢人。
一代太钢人坚韧不拔,二代太钢人勤奋不倦,三代人再创辉煌。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奋斗历程不同,但相同的是对太钢朴素的爱恋和执着追求。暗合道妙诠释了不朽的太钢精神:克己奉公,无私奉献,不畏艰难敢于拼搏,勇于创新。我们坚信,太钢精神将世世代代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