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之心是对世间万物心怀敬重,则以畏惧,并真诚对待的一种态度。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目标方向,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就能够时刻自我约束,严格要求自己。古人云:“人有祸则心为恐,心为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无忧矣。”反之,人一旦失去了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最终自酿苦果、害人害己。而有了敬畏之心,遇事就会有所顾忌,三思而行,这样就可避祸趋福,化险为夷。
敬畏之心,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人生智慧。世间万物,都值得我们敬畏。因为有了敬畏,人类社会才会显得和谐有序,我们的生活才过得幸福美好。我们敬畏生命,就不会冷酷无情、麻木不仁,做出见死不救、草菅人命的事;我们敬畏法律,就不会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我们敬畏道德,就不会出卖良心,丧失人格,做出背信弃义,伤天害理的事;我们敬畏历史,就不会张冠李戴,胡编乱造,做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事;我们敬畏自然,就不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做出违背规律,遗祸子孙的事……从这点上来讲,敬畏之心就是善良之心、怜悯之心、敬重之心的集中表现。所以说,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有了恻隐之心,有了敬畏之心,就会关爱一切,善待一切,这样天下众生就能和睦共处,相安无事,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多姿多彩,呈现无限生机。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不仅是有信仰的,也是有敬畏的,这样才能既敬重又畏惧,才会有坚定的信仰。古之智者、圣人、先哲,他们之所以能够超凡脱俗,是因为有了信仰与敬畏之心,就不轻易浮躁,也不容易轻狂,内心自然会滋养出正气,庄严出崇高。古人说时人必须有三畏:“畏天,畏地,畏己。”畏天就是要顺应天道与自然,凡事不可逆天背道而行;畏地就是敬畏自己,珍惜生命。因为生命是大自然的精华,人们应当恭敬而虔诚地对待生命,千万不要去蔑视和践踏它。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由此看来,只有常怀敬畏之心,善听圣人遗言教诲的人,方能做到亲君子,远小人。可见敬畏之心,古人如此,先贤如此,我们更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