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矿关爱职工体现“大爱”文化无偿献血扶危困金奖闪烁耀矿山图片新闻兴华老龄委开展“冬季送温暖”公益活动
第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0533期:第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6-01-30

无偿献血扶危困金奖闪烁耀矿山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记复合材料厂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陈宪伟■通讯员白旭峰

退休前,他是方圆百里铲车操作技术的大拿,操作起铲车铲斗来,就如同用自己的手臂拿簸箕铲垃圾一样灵活自如;退休后,他是社区出名的“知客”,懂礼节、熟乡情,遇邻里婚丧事宴,既能不亢不卑待客,又能使各项仪式顺畅推进,颇受邻里夸赞。他就是复合材料厂退休职工陈宪伟。

在复合材料厂,说陈宪伟助人为乐,人所共知。不过提起他获得2012~201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复合材料厂及周边知道此事的人,却寥寥无几。

《全国无偿献血奖励办法》规定,无偿献血奉献奖,用以奖励多次自愿无偿献血者。其奖项和获奖标准为:铜奖,自愿无偿献血达20次以上的献血者;银奖,自愿无偿献血达30次以上的献血者;金奖,自愿无偿献血达40次以上的献血者。

而在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荣誉面前,陈宪伟再一次选择了沉默。直到2015年11月份,厂里一位职工在忻州市体育场看到为数不多的金奖获得者中有陈宪伟时,陈宪伟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消息,才慢慢在周边传播开来,殊不知他参与无偿献血已达40次以上。

1998年3月8日,陈宪伟在途经忻州市体育场时,看到人们义务献血的场景与宣传资料。“既然献血不会损害身体健康,还可以拯救生命,又何必吝啬自己的血液呢?”这样的念头在陈宪伟脑海里闪过以后,他毅然加入了义务献血的行列。

第一次献血成功离开时,陈宪伟便主动给血站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可没有想到,这一联系就联系了18年。开始献血的几次,采血中心规定每人每次献血200毫升,后来当一个人每次可以献血400毫升的时候,陈宪伟这样想:“既然身体允许能献400毫升,又何必献200毫升。”只要身体允许,他总是献最大量。献血最初几年,从厂里到45公里外的忻州市交通不便,可陈宪伟克服困难,坚持每年献血4次,每次200毫升。

陈宪伟说:“当献到1000毫升的时候,就想着什么时候能献到5000毫升,献到5000毫升的时候,就想着什么时候能献到10000毫升。”截至2015年7月24日最近的一次献血登记,18年来,陈宪伟已经累计献血9600毫升。如果按一个成年人所拥有4400毫升的正常血量计算,这些年他累计献血量已经超过两个成年人全身血液更换。

一次献血后,陈宪伟想:“我一个人献,献再多也毕竟有个上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能想办法带动更多人献血就好了。”于是他在无偿献血的同时,也积极在身边的人群中宣传无偿献血的知识,很快有一部分职工想无偿献血,但采血点离厂里太远,职工们来回不太方便。

后来,陈宪伟主动找到忻州市采血中心李主任,建议他在临近的定襄县城增设采血点,这样可以方便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献血活动。最近的几年,陈宪伟又把忻州市中心血站的采血车联系到了厂里,积极协助工作人员联系电工给献血车接电源,只要身体符合采血条件,他总是带头无偿献血。

如今,复合材料厂职工无偿献血活动已经从最初的陈宪伟牵头联系,变成了厂工会、团委定时组织开展。据统计,从2013年到2015年,复合材料厂连续三年发动在职职工、内退职工、劳务工、职工家属进行无偿献血237人次,共采集血液94800毫升。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太钢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北路83号   邮编:030003  电话:0351-2134396  传真:0351-213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