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玲珑
太钢总医院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消化内科主任。山西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省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消化内镜下各项微创诊疗,尤其是胆胰疾病十二指肠镜诊疗及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下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迎新街院区)
近年来,随着健康体检的全面开展,进行结肠镜检查的人们越来越多。做一次结肠镜检查,有约20%左右的人会被告知有大肠息肉。什么是大肠息肉?“息肉”和“肿瘤”有连带关系吗?会癌变吗?患者对这些问题并不清楚,常在做肠镜时被告知需要在镜下手术切除,此时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担忧。
大肠息肉是指源于肠黏膜上皮的局限性隆起。它可以是单发或多发,也可形成息肉病,与其他病变并存时可构成特殊的息肉病综合征。息肉分两种: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恶变率较高(担心),而非肿瘤性息肉基本不恶变(不必担心)。一般绝大部分大肠癌均起源于腺瘤。因此大肠腺瘤性息肉被看做是大肠癌最主要的癌前疾病。
息肉发病原因:1.肠道感染与炎症:炎性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2.年龄: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3.胚胎异常: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4.生活习惯:低纤维饮食、高脂高蛋白饮食与结直肠息肉有关;吸烟与腺瘤性息肉有密切关系;5.遗传: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肠癌(HNPCC)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
临床上,大肠息肉多无明显症状,即使出现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往往易被人忽视。因此常常被称为潜伏在消化道的“定时炸弹”。目前对于息肉的治疗主要为内镜下微创切除。主要包括高频电圈套法息肉切除术、热活检钳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内镜医生根据肠息肉的大小、形状和性质及数量来确定治疗方案。
鉴于大肠息肉的潜在恶变几率,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为重要。太钢总医院消化科目前为山西省临床重点专科,太原市临床重点学科。科室技术特色为消化内镜下各项微创诊疗,年微创治疗大肠息肉样变患者千余例,技术达省内领先水平。
结肠镜筛查人群
★过了40岁,至少要做一次胃、肠镜检查,无论你有无不适症状,因为息肉常常无症状,它会潜藏数十年之后恶变;
★有遗传性家族息肉病史或结肠癌病史,请及时行肠镜检查;
★发现口唇、肛门等黏膜部位出现黑色素,请及时行肠镜检查;
★大便有血性或不正常颜色现象,请及时行肠镜检查;
★有以下情况中的任意两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切除病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病史、长期精神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