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休整,可以静下心来捋一捋思绪,总结总结近期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今天说一说我们感染病房里的护士。
对于疾病,人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也有说“三分病,七分养”。都强调了在疾病康复过程中自身养护和专业护理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起到至关重要决定结局的作用。
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现代护理学鼻祖南丁格尔通过提高护理水平,使英军伤员死亡率从42%迅速下降到了2%,世界为之震惊。在本次我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护理的重要性也凸显的淋漓尽致。疫情初发时,没有想到此次疫情如此凶猛,各方面都缺乏相应的准备。从物资到医院,从病房床位到医护人员。由于护理人员的严重短缺,再加上该病的传染性不允许家属陪侍,不光一些住院患者的生活护理存在困难,就连及时更换吊针、口服药的喂服、生命指标的监测,获取这些基础护理也有时跟不上。
然而,这些不能怪护士。因为她们太忙了,太累了。严实的防护服增加了她们的负担,三层手套限制了她们手的灵活,双层口罩外加防护衣的遮挡使她们走路都气喘,防护镜的雾气迷蒙了她们的双眼,不停的呼叫声、报警音、监护屏幕数字的闪烁让她们头晕耳鸣……在这种情况下,她们要完成各种操作,测量各种生命体征,进行各种记录……她们忙得甚至忘记了自己头痛、憋闷和各种不适,一直不停地在病房间穿梭,近于跑动。一个班次少则四五个小时,多则七八个小时!如果允许带上手机的话,一个班下来“微信运动”步数应该在1万以上。等到下班,她们有的累倒在缓冲间,有的在电梯里站着就睡着了……
随着全国各地支援大军的到来,一切都得到了改观。湖北的医护战友们终于可以喘一口气。
我们所在的湖北仙桃,一个22张床位的重症病区每个班护士由过去的6~8名增加到10~12名,轮换时间由近7小时减少到4小时,采取包床到人的方法,大大降低了护士劳动量,也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患者预后做出了贡献。
如果有人说,一个护士管理两个患者应该不是很累吧,那就大错特错了。
第一,上班四个小时,即便啥都不干一直憋着、闷着,都可能因缺氧而感到头晕、憋闷或恶心、心慌;第二,按院感规定尽量减少与患者同处时间,所以除了必要的处置,必须隔几分钟就要进出病房观察病情变化,累了只能在墙上靠一会儿;第三,这一类危重患者的特点均以呼吸困难为主,大都头脑清醒,时刻会有自己的需求:吃饭问题,大小便问题,咳嗽、咳痰问题,以及正常的治疗问题等;第四,让人头疼的当地方言以及因患者躁动不配合治疗的问题;第五,护士们听起来一个班四个小时,但如果算上排队穿、脱防护服,以及床头交接时间,一个班要消耗七八个小时以上。
除了体力上的劳累,更多的还是技术上的考验。我们都知道,即便平时病了扎针输液也不可能百分百做到一针见血,在感染病房里隔着三层手套,眼前朦朦胧胧,大多时候根本看不见血管,只能凭指尖的感觉,其难度可想而知。有时患者因血管条件差,扎一个静脉留置针甚至需要一个多小时!所有患者每天都要从桡动脉或足背动脉采血气分析,对护士们也是一个挑战。
无创呼吸机在重症病房应用极为普遍,从呼吸管路的连接、气道管理到呼吸机各项参数的监测和调节,对ICU护士来说应该不难。但有不少支援来的护士不是呼吸或者ICU专业的,即便进
行了临时培训,也很容易犯错误。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