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了今年3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以下简称“2+26”城市)降尘监测结果。太原继去年连续8个月降尘降幅排名第一后,今年继续乘胜追击,3月份降尘降幅再夺第一:降尘量为6.6吨/平方公里·月,比去年同期下降66.2%。
3月,“2+26”城市降尘量均值范围在3.8–20.7吨/月·平方公里之间,平均为10.5吨/月·平方公里,同比上升2.9%。晋城、长治、邯郸、太原、鹤壁、济宁、淄博、焦作、安阳、北京和新乡11个城市达到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规定的降尘量平均值不高于9.0吨/月·平方公里目标要求。
“在不少‘2+26’城市出现降尘量上升的情况下,太原取得66.2%降幅的成绩,难能可贵。监测数据的背后离不开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常抓不懈。”太原市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介绍,为削减扬尘污染,太原市围绕工地扬尘整治、裸露地面整治、城乡结合部及通往渣土场道路整治、渣土消纳场整治、建筑垃圾渣土清运、工业扬尘整治等方面,持续发力攻坚。
同时,太原市以工地扬尘管控为重点,严执法、严管理、严标准,明确监管责任,严格防治标准,实施动态清零,针对“渣土车、土方作业、夜间施工”等重点环节精准发力,不断强化降尘污染防治工作,主动服务帮扶,严格依法处罚。秋冬防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10712人次、执法车辆3403台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46份,对149处次工地停工整改,并对33起扬尘治理不到位行为实施立案查处,为太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