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18日电(曲源王先进)8月16
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5年11月2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这篇文章释放了什么信号?有哪些看点?对指导当下工作有何重大意义?人民网强国论坛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许正中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二级巡视员张俊伟研究员。
强国论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哪些指导意义?
许正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会过时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特别是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判断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等,这些基本判断是不会过时的。
但是发展到今天,我们也面临着新的形势,所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这篇文章具有历史的穿透性,总结了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形势,对当前形势进行了非常深刻的判断,对于我们从社会现实出发制定一系列国家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张俊伟:做好经济工作要坚定理论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一是强调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论》没有过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每次经济危机都在证明《资本论》的正确性;二是提到托马斯·皮凯蒂的专著《21世纪资本论》。《21世纪资本论》是一本专门研究收入分配关系的著作。大家知道,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都在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其结果就是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收入分配差距。当年马克思论述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一个理论依据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而皮凯蒂的著作则明确指出,当前美国乃至许多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甚至已经超过了1929年-1933年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收入差距问题的凸显,一方面制约着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另一方面也反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反证了共享发展成果、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极端重要性。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把握这一点对于我们增强理论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强国论坛:讲话里提到了要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主要关键点有哪些呢?
许正中:四个层次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为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服务的,是为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服务的。最根本的就是要促进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分配制度一直是人类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中国改革开放后,我们不仅以按劳分配为主,还有其他多种分配形式。比如生产要素的多元化分配,我们已经形成了多元的格局。中央提出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实现全面小康,我们今年要实现脱贫攻坚,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就是一种分配制度改革。为了保证社会的公平性,我们设立了税收,进行了二次分配。还增加社会普遍服务,政府在二次分配当中提供整个居民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让所有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这就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种重要体现。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要实现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初次分配,充分注重效率;第二层次是包括税收等一系列社会制度的再分配,例如个人所得税,防止贫富差距;第三个层次是社会普遍服务,让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全覆盖,所有人都得到社会保障;第四个层次就是慈善分配体系,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提出,把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来确立,这是非常正确的。
张俊伟:所得税、财产税来调节收入分配的差距
缩小收入差距,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在初次分配领域,要完善相关制度,形成有利于劳动者的分配格局。具体如完善最低工资、推行集体谈判制度、完善加班制度、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等;而在再分配环节,则要更加注重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采取措施降低企业税收,降低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其客观效果就是形成了由中低收入阶层纳税支撑基本公共服务的局面。而在我国,受制于各种客观原因,近年来也在“减税降费”。今后一段时期,应在加强税收政策协调、加强税收征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发挥财产税、遗产税等的收入调节功能,推动发展成果共享。
强国论坛:讲话里提到了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未来我们的政府和市场将是一个什么关系?
许正中:创新政府的“有效之手”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十九大我们党都分别提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有效作用。市场是一个无形的手,政府是有形的手,现在我们政府的这只手不仅要“有形”,而且要“有为”。有为有不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是政商的“亲清关系”。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所谓“清”,就是同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
准确定位和把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正确认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对市场作用是一个全新的定位,“决定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这两个定位是前后衔接、继承发展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今年的疫情导致了我们的传统行动方式和行政手段不适应,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政府的“有效之手”,政府首先要过紧日子,把钱花在刀刃上,协调好市场的作用。其次政府服务不仅要精准,还是还要全覆盖、可持续、点对点。
张俊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追求的是政府和市场合力最大化
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市场机制是有缺陷的,特别是收入分配方面,市场机制下的收入分配存在显著的收入两极分化问题。要缩小收入差距、弥补市场失灵,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进一步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这就决定了我们必然是一个“大政府”、“有作为的政府”。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市场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市场无效率的一面,只有充分地认识其作用,才能够找准政府与市场的结合点和结合方式,实现总体效率的最大化。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主义”的定语,强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其重要依据就是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
强国论坛: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次《求是》文章中也特别提到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新的形势下对外开放,要坚持一个什么基调?
许正中:双循环发展格局,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开放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中国建立了18个自贸区,召开了世界进口博览会,建立了海南自贸港,外国对中国的投资也是在不断增加。中国不会闭关锁国,反而越来越开放。这次我们提出的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是对未来我国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前40年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现在中国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内需应该成为拉动发展的主引擎,国内大循环为主是我们面临的新历史问题,此时提出新的发展格局说明我国对外开放要实现新的发展格局,进行结构性调整。
过去中国是全球制造商,依靠中国的生产制造来供应全球的消费。未来的大循环,不仅仅是国内生产供应国内消费,还要让国内的消费来带动全球的生产,真正的让中国成为消费大国,这个才是国内大循环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们对外开放的新高度。总书记文章强调中国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是对我国未来发展模式和目标的高度概括,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指导。
张俊伟:用世界眼光,在更高水平上融入世界经济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从参与国际贸易“大循环”、“入世”接轨世界通行的经贸规则、到承接国际产能转移,参与产业链分工;再到提升产业链分工地位,我国与世界经济日益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沿着这样的发展轨迹,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深度融入、有所贡献”,即“以全球视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个资源’开展资源配置。用世界资源解决中国问题,用中国的优势资源助力世界问题的解决”。
现在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基于“底线思维”工作方式对“全球化”发展遇阻(乃至倒退)做出的战略应对。在贯彻上述重大决策过程中,要搞好“国内大循环”,就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循环”的演变趋势和发展规律。全面准确地估计国际局势,对国内经济政策、经济战略的制定非常重要。因此,知己知彼,努力创造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