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传承”,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思想或是文化上的传承,而今天我要说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是一代又一代的矿山人,为着太钢的发展,奉献了青春、奉献了热血的艰苦奋斗精神。
穿越时光的门回望历史,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峨口小镇,仿佛看
到1971年意气风发的父亲刚从部队转业到太钢峨口铁矿工作的情形,当时正值七十年代峨口铁矿在下马后恢复建设时期,各方面条件非常艰苦。那时候,父亲长期在采场工作,住在他们用石头和泥自建的名叫“干打垒”的土坯房里,炕上只铺有草席,门口盖着塑料布,房顶铺上油毡,但在天寒地冻、漫天风沙的马鬃山,不难想象这样的生活条件会有多么艰苦。到1977年,峨口铁矿正式投产,由于工艺不顺畅,设备不配套、生产管理落后等原因,精矿产量严重亏损,峨口铁矿前途堪忧。然而父辈人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乘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的春风,走上了一条改革发展的道路,全矿干部职工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团结奋进,从此,生产逐步正常,产量逐年增加。到1983年,产量突破45万吨的时候,我们一家人终于团圆,来到了峨口镇上生活,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过了。而矿山在经历几次扩能改造后,已经是一座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精矿的现代化矿山。父辈们作为矿山建设的亲历者和拓荒者,为了建设年轻的共和国、年轻的太钢,他们三十多年如一日,始终秉持并传承着矿山人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不断鞭策激励着矿山的后来人。
1995年,接过父辈建设矿山的接力棒,我踏入了太钢的另一座矿山--尖山铁矿。成了一名维修电工。当时的尖山铁矿背负投建时巨额债务,加上工艺流程不畅通,设备安装遗留隐患多,员工的操作水平低下等一系列的问题处处制约着矿山的生产。作为维修电工的我最切身的感受就是生产不顺畅导致的现场故障多,每天背着工具包跟在师傅后面到处跑,刚开始的几天还能撑得过去,时间一长就直接请假跑回了老家。初参加工作时的喜悦和憧憬被忙碌与压力打击得无影无踪。“既然选择了矿山,就要建设矿山,发展矿山。”这是父母对当了逃兵的我提出的批评。想起父辈经历的困难,落后年代他们都挺过来了,这些算什么。(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