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7月17日电(记
者陈爱平)迄今全球建筑规模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17日正式开馆,并于18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这一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全新的天文科普教育和文化旅游地标坐落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
上海天文馆涵盖“家园”“宇宙”“征程”三大主题展区及“中华问天”“好奇星球”“航向火星”等特色展区,以及8K超高清多功能球幕影院、星闻会客厅、望舒天文台、羲和太阳塔与星空探索营,全景展现宇宙浩瀚图景。
当日,一份珍贵的月球土壤样品入驻上海天文馆“征程”展区。这份月壤由嫦娥五号带回、国家航天局提供。如今,它被封装在水晶球中,观众可近距离观看。
“我国有很多空间探测项目,向大众普及天文学知识很有必要,并要注重介绍天文学领域的新发现、新理念。”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说。她希望,天文馆不仅吸引天文学专业人士和颇有好奇心的青少年,而且能够吸引各个年龄层的市民游客及从事各个领域工作的人士。
如何将无形的知识转化为可听、可看、可触的生动体验?上海天文馆引入体感互动、数据可视化、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生物识别等技术,精心设计环境氛围、灯光音效和高仿真场景模拟手段,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宇宙空间。上海天文馆的300余件展品中,原创比例高达85%,互动展品占比50%以上。
上海天文馆的“科教型自适应光学太阳望远镜”和“双焦点可切换式一米望远镜”,则可支持科研和科普工作。
业界认为,上海天文馆的建成开放将进一步彰显上海城市软实力,推进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当日,上海科技馆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15家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构建国内外科学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推动天文学研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