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怎样理解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
《建议》提出,“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这是发展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切实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具有现实和长远的重大意义。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以提升竞争力和产业集中度为导向,通过让“极点”区域率先发展、引领示范,统筹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集聚,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打造更多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第一,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需要通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增长极、经济带,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是在空间发展上,需要根据我国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空间管控单元,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通过优化完善“极点支撑、轴带辐射、板块联动”的主体架构,增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对内聚合高端产业,对外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还需要着力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中原、长江中游等城市群的支撑作用。二是在空间格局上,需要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基础条件,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为纽带,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抓手,优化生产力布局。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率先培育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他地区可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加快建设专业化、特色化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注重避免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三是需要打造都市圈,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更多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综合承载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四是需要进一步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既有载体功能,打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外开放新高地。
第二,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需要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协同更畅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产业集聚发展和分工深化的一种高级形式,需要围绕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民生性等行业领域,培育发展一批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主导产业特色鲜明、产业生态体系完整、区域根植性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一是长三角地区需要通过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汽车、绿色化工、纺织服装等领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环渤海地区重点是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核心,重点打造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钢铁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充分发挥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作用,推动珠海、佛山、东莞等地协同发展,共同打造电子信息、工业机器人、汽车制造和智能家电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长江中游、关中平原、中原等城市群,需要加快发展高质量、专业化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兰州-西宁、桂黔滇等地区重点发展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三是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推进市场化改革,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进一步巩固提升东北生态建设、粮食生产等绿色发展优势。四是需要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政策,推动产业梯度转移,防止重复建设。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流域下游与流域上游之间,以产业转移示范区、跨省合作园区、产业合作基地、飞地经济为平台,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关系。
(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