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赵俊梅陈易
说到赤脚医生,大家很快就会联想到身背小药箱,走村串户为中国农民担负起基础医疗卫生保健的人们。在太钢总医院(山医大六院)也有这样一群身背小药箱,行走在住院楼里的“赤脚医生”,他们就是迎新院区康复医学科的医务人员。
为了更好地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住院患者康复治疗要往门诊跑的老大难问题,本着“康复前移”的理念,太钢医疗公司党委克服迎新院区病房短缺和康复人员紧张等困难,在住院楼内调配出康复医学科医务人员办公房间。在科主任、共产党员雷艳的带领下,不等、不靠、不要,主动与各临床科室沟通协调,通过了解住院患者病情和康复治疗需求,从今年2月份开始,加大早期床旁康复力度,拓展床旁康复病种范围,在十余个临床科室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开展了神经康复、心肺康复,以及颈肩腰腿疼痛、脊柱脊椎功能障碍、骨折术前术后的肌骨康复等治疗,制定出了一系列个性化的、具有康复医疗特色的便民医治措施,在保证门诊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将康复治疗送到患者床旁,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多走一步路,患者就会少跑腿”的服务理念。
在住院楼病区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康复医学科医生和治疗师们身背小药箱,穿梭在各临床科室,驻足于患者床旁,进行康复评估和治疗的温馨场景。
床旁康复治疗服务,方便患者暖人心
“一个电话就可以‘上门服务’,不出科室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康复治疗,我觉得太方便了”。内分泌科住院的退休职工王师傅,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加上特发性震颤,导致行动不便,雷艳主任带领科室人员给患者进行了中医中药、针灸、神经康复等多种康复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困扰多年的难题得到解决,他高兴地逢人便说太钢总医院(山医大六院)的服务真好、技术真高!
多科室合作1+1﹥2
“一个患者罹患多种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问题,单一科室的治疗手段不能满足患者和医生对治疗效果的更高要求。雷艳主任先后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骨科、血液风湿科、心内科、老年内科等科室积极沟通,广泛开展多学科合作,将中医康复治疗手段融入临床治疗中。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位肺癌多发转移的老年患者,放化疗后出现双侧上肢、乳腺、胸前区肿胀,难以平卧,饮食、睡眠、精神状态受到严重影响。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雷艳主任依据整体中医辨证思路,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患者的肿胀消失,饮食、睡眠、精神状态明显改善。他激动不已,多次对雷主任及其团队的精心治疗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