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东与太行山并驾,西牵黄河同行,构成山西“表里山河”的基本骨架。1958年,一支勘探队开进万古洪荒的吕梁大山,尖山才像一位沉睡了亿年的巨人被推醒过来。经过数轮勘测,直到1977年才最终探明。这里黄土覆盖的地下,至少富藏着2.19亿吨铁矿资源。储量之富,品质之高,属于国内少有。这一发现,在当时国内黑色冶金行业引起的兴奋和激动可想而知,尤其对山西这样的能源重工业基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尖山铁矿距离太钢总部所在地仅115公里,是再理想不过的原料基地。
一座现代化铁矿企业进驻,给吕梁东麓带来了新的生机。尖山从建矿到今天已经走过整整30年。30年的曲折与辉煌,30年的砥砺与创新,尖山人对尖山矿的挚爱与奉献历历在目。
浩荡东风鼓春潮
1992年4月16日,这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从这一天起,数十年呼之欲出的矿山终于落地,等待生根发芽,等待舒枝展叶,大放异彩。
在建矿前的20多年,反复勘探,反复设计,甚至几次开始筹建,几起几落,几经波折。尖山铁矿的早日建成,国家和地方都寄予了厚望。直到1991年,国家正式批准尖山铁矿开工建设,并列入国家“八五”重点工程。
尖山铁矿得以落地生根,离不开冶金部、山西省和太原市,以及太钢集团、矿业公司和娄烦县领导的关怀与支持。翻开静静躺在档案馆里的会议纪要,当年来尖山铁矿视察的冶金部领导、山西省和太原市主要领导的讲话,仍然散发着现场的温度,读来让人心情激荡,热血澎湃。老矿长祝庆昌在十年回顾中深情地说:“尖山铁矿的建成,饱含着冶金企业界几代人呕心沥血的期冀;饱含着国内外各方仁人志士真诚备至的关怀;饱含着各级政要通达睿智的支持;也饱含着建设者亲人和当地山民淳朴的关爱。”更为幸运的是,国家改革开放宏观调控经济政策成为尖山铁矿快速发展的天赐良机。1992年,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幕在中国大地上徐徐拉开。尖山铁矿建矿,正逢其时。
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考察和学习国内外同类矿山建设先进经验,大胆提出“三高三创四环”的企业发展战略。该战略包含了生存、增长、盈利、发展的企业目标,创全国一流矿山的企业定位,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企业理念,兼顾了国家、企业、职工、社会公众的群体利益,是一个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战略规划。
1992年4月16日,沉寂数亿年的荒山一片沸腾,春风拂面,山花吐蕊,四面八方的建设者走进尖山铁矿,吕梁山腹地一片生机盎然。12月3日,成功进行了东部山梁大爆破,总爆破量达20万立方米,掀开基建剥离的序幕。1993年,采矿基建剥离等5项工程完工,选区20吨锅炉182项问题得到解决,按时点火运行。1994年6月25日,成功进行西部山头大爆破,爆破量达到53万立方米,尖山的海拔标高降低19米,形成两个作业平台。1994年7月底,生产工人进驻岗位,具备了试车条件。8月8日,采选主体设备联动负荷试车成功,下午3点30分选出第一批铁精矿,标志着尖山铁矿初步具备了生产条件。
创新求变迎光明
1994年底,以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大幕,是走计划经济的老路,四平八稳,缓慢达产,还是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迅速达产,占领市场份额。走在十字路口的尖山人选择了后者,主动整改完善遗留下来的尾项工程,处理生产工艺技术遗留问题2000余项,蹚出了一条生产生活自救之路,凝聚了人心,迎来了曙光。1997年7月14日,经过90天苦战,102公里全封闭管输系统试车成功。它是当时亚洲第一的大工程,采用了全程数字控制,矿石不落地的世界领先技术。如果说,当初坚持选用这一技术方案主要是为了降低运输成本,那么在日后的发展中,它在生态文明上的超前眼光更是令人赞叹。至此全面投产有了希望。
正当群情高涨、士气激昂的时刻,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一下子把刚刚具备生产条件的尖山铁矿置于风口浪尖。尖山铁矿稳住人心,加快完成采、选、运全系统联动试车。1997年精矿粉突破80万吨大关,是预料中的惊喜,是尖山人自己给自己注入的活力、希望和信心。1998年再创奇迹,完成120万吨精矿粉生产任务。1999年一鼓作气,完成161万吨达产指标,比设计达产年限整整提前了一年半。三年三大步,每年以40万吨的增速,创造了中国黑色冶金矿山发展史上的奇迹。尖山铁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了主动,抓住了机遇,同时赢得国家20多亿元的“债转股”优惠政策,度过了下马危机。
此后,尖山铁矿从计划经济模式中改革破冰,创新区域工种制,打破大锅饭,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的能动性。2001年精矿产量超设计能力10万吨,达到171万吨。四系列扩建工程当年顺利投运,2002年生产精矿205万吨,实现当年达产目标。精矿产品连续三年获得太钢“质量信得过新产品”,两年获得“质量兴企先进单位”殊荣,14项对标挖潜指标9项进入全国上游,6项进入前三名,3项达到第一名,球磨机利用系数经3年攻关突破4t/h·m3,业内专家谓之不可思议。
开局十年,筚路蓝缕,尖山铁矿一举打破了黑色冶金矿山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的常态,开创了快速达产达效的发展先河,成了公司重要的铁精矿原料基地。
加速发展铸辉煌
历史的车轮驶过,“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祖国发展欣欣向荣,尖山铁矿也迎来了发展史上的黄金期。
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尖山铁矿抓住机遇,华丽蝶变,乘势而上,率先举起规模效益引领,管理技术推动,改革创新助力,文化托底的大旗,谱写了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壮丽篇章。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也是最大的民意。2002年,尖山铁矿投用了阴离子反浮选工艺,精矿品位得到有效提升,SiO2含量也明显下降,成为国内最高品质的铁精矿粉。2006年,配套公司150万吨不锈钢项目,尖山铁矿采场规模按千万吨级特大型矿山更新,平峒、破碎系统完成扩能改造,磨选先后扩建至六个系列,精矿产能在设计基础上实现翻倍,迅速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太钢甩掉吃“百家饭”的资源困境,摆脱资源制约,实现稳定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2009年,尾矿库在线监控系统工程一期建设完成,实现了重大危险源点的远程实时监测。2011年,提铁降硅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长距离矿浆管道除垢技术荣获国家冶金矿山科学技术二等奖。2012年,建成先进的半移动--胶带排岩系统,发展如虎添翼,更上一层楼。
“要干就干最好,尖山是顶尖的矿山”。这是公司对尖山铁矿未来发展的殷殷期望。迅速扩能之后,尖山铁矿跨入年产300万吨铁矿山行列,成为吕梁山一颗晶莹璀璨的钻石,夺目耀眼。尖山铁矿围绕“安全推标”和“质量体系管理”两条主线,把矿山发展推向另一座高峰。坚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锤炼、持续改善的标准;坚持典型带路、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全面推进的形式;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务实求效的态度,坚持一把手负责、全员参与、科学评价、考核到位的刚性原则,建立健全了科学的体系化管理模式,成为公司竞相学习的榜样,从1998年至2007年实现了10年长周期大安全。
尖山铁矿每一轮发展都与改革紧随相伴,相互成就。从岗薪工资改革开始,到机构扁平化管理,再到集中一贯制改革,尖山铁矿从未惧怕。他们闯深水、涉险滩、抓要害、动真格,与困难作斗争,与先进比差距,坚持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要红利,始终走在改革前列,一直是公司改革的排头兵。
时代大考写华章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进入新时代。尖山铁矿发展的第三个十年与新时代合拍前行,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使命,尖山铁矿重任在肩。
如果说建矿初期的主要工作是“达产”,中间十年的任务是“发展”的话,新时代的使命就是“高质量发展”。勇于自我革命,敢于追求极致一直是尖山铁矿不忘初心的精神密码。新时代有新使命,新使命需要新担当,矿党委确立了“打造全国品质矿山新典范”的战略新目标。新目标承继了原“品质矿山”战略中产品质量的传统优势;保留了“产品即人品”的文化内涵;增加了“全国新典范”的定位;加入了变革、绿色、智慧、可持续的含义,高质量发展要素全面融入战略目标。
高质量党建引领矿山高质量发展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尖山铁矿不断创新载体方法,把党建工作融入矿山治理体系,融入生产经营,融入队伍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创建了“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框架图”,建立了融合工作体系,完善了逐级评价机制,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动员能力转化为全员攻坚克难、开疆拓土的行动能力。
紧盯重点,打出实干笃行组合拳。2017年,《黄土场地大型胶带排岩排土场研究》破解松软地质难点,荣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2018年,《汽车-胶带联合排土场安全技术研究》荣获全国冶金矿山二等奖。组织实施了压滤机系统更新改造工程,提高了水分稳定率,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2019年,响应国家绿色发展要求,由磁重选取代反浮选工艺,输出精矿SiO2稳定率达84%以上,球磨机利用系数完成4.18t/h·m3,环水水质环保达标,当年累计降成本1200余万元。2020年,完成了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厂办大集体分离和三供一业改革,尖山铁矿瘦身成功轻装上阵,发展潜力充足有劲。2021年10月,井下涌水灾害发生后,快速建成生产应急系统,化危为机,超额完成年度生产预算,展现了非凡的尖山速度、尖山智慧和尖山力量。
1991年在矿山生产准备阶段,尖山铁矿的决策者在诸多设计方案中,坚持采用铁精矿浆体管道运输系统,这是尖山人关于现代、绿色、环保的宣示,是尖山人的智慧与担当。“两山”理论作为习近平新时期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落地生根,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指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贯穿在资源开发、勘察、开发利用和保护复垦全过程的一根红线。尖山铁矿如何做、怎么做,全省瞩目、全国瞩目。
尖山铁矿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把人居环境改善作为党员干部的大考场。从素养提升入手,抓环境改变,抓基础建设,抓文化形成,先后建成了集网球、羽毛球于一体的室内体育馆,塑胶跑道和瑜伽馆,重新修缮了小区道路,规划了停车位,建成了购物超市,矿区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文化深入人心。
主动落实绿色矿山建设主体责任,形成了政府和尖山铁矿群策群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良好格局。近年来,逐步改造老旧环保设施、控制无组织扬尘。储煤场实施全封闭改造,为柴油车辆、道路非移动机械加装了尾气净化装置。完善了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链,完成了采场、破碎系统除尘提标改造,锅炉烟气提标改造,废气废尘零排放,废水利用率达100%,新水消耗屡创新低。着力营造“企地和谐、绿色共赢”的人文环境,在解决采矿武家梁、尾矿库新城村开发占地的过程中,建设了现代化的居民新址,妥善安置搬迁户,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住得好”,展现了国有企业的绿色担当与作为。建矿30年,矿区天晴朗水清澈,风景这边独好!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新时代十年,尖山铁矿在学思践悟中成长,在真信笃行中实践,“敢为人先、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砥砺奋进”的尖山精神,在淬火锤炼中生生不息!
尖山在行走,群山在行走,携带着一座现代化矿山的气派,携带着中国气派,走在崛起中国的行列里,这是尖山铁矿面向未来的自信和底气!
谨以此篇致敬尖山铁矿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