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虎山
天热了,不想待在厨房里汗流浃背做饭,也没什么胃口。说来奇怪,忽然就想吃炒灌肠。要问什么原因,还真说不出子丑寅卯来。我马上跑到菜市场,在老乡胖妮子的店里买了两袋灌肠。胖妮子在菜市场二十年了,扭捏的太原普通话里都是酸溜溜的清徐味。
说起灌肠这东西,可大有来头。据说起源于明清,有几百年历史,但源于哪年哪月,何人所创,却无具体资料佐证。管他呢,好吃是硬道理。灌肠是清徐县的名吃,毫不夸张地说,是宣传清徐饮食文化的一张特色名片。
灌肠也称灌渣,灌掌,碗托,官尝。清徐本地,基本叫做灌掌,灌渣或者官尝。离开清徐地界,灌肠就是它的大名。不过,就形状而言,碗托和灌掌似乎更接近。清徐的语系里,肠和掌发音一样。灌掌怎么演变为灌肠的,交给历史好了。
别看灌肠不起眼,把荞麦粉就那么简单用水和成稀糊糊,倒进浅盘里上笼屉蒸一蒸,薄薄的软软的一片又一片,一片又一片,没好看的颜色和形状。当然,打糊需技巧,软硬要讲究。
我在家吃灌肠,如果兴致好,有时间,就动手蒸四碟。蒸锅上下两屉,每屉只能放两碟。四片灌肠足够吃了。我做灌肠的要求是要薄一些,筋道一些,软一些。凉拌的时候,要切得细,蒜泥要多放,麻酱一勺就好,捏一点点毛毛细盐,最少两大勺陈醋,再淋一点红油,找个稍大的盆拌一拌,每根灌肠都裹上酸辣的酱料,倒腾到碗里或装模作样摆在盘里。有人喜欢配点别的蔬菜丝,或是芥末肉酱之类的东西。每人都有自己的口味,说不上对与错,我还是喜欢老味道。
炒灌肠比凉拌灌肠讲究多,灌肠一定要切成大小均匀的菱形块,最好用凝脂般的猪板油。小时候植物油金贵,母亲把炼好的猪板油存在罐子里,炒菜的时候,用勺子擓一点。当然,用植物油也能炒,只不过,不是那个味。我基本上用猪油,来不及的时候也用植物油。陈醋、盐、蒜泥要提前调配好,放在小碗里备用。猪板油七八成热的时候,把灌肠溜边下到锅里,每块灌肠微微收紧的时候,调好的料汁一股脑倒进去,快速翻炒十几秒,就可以出锅装盘了。闻吧。满屋飘香,口水瞬间充满口腔,再饱的肚子也开始咕噜咕噜叫了。
不论是凉拌还是热炒,醋和蒜是灵魂。醋必须是色泽黑亮的正宗清徐老陈醋,蒜一定要用蒜臼子捣成汁液充盈的蒜泥。清徐炒灌肠不放其他配菜,很多地摊上配豆芽炒,我觉得不正宗。吃灌肠不能像面条那样夹一大筷子往嘴里送,得一块一块吃,想快也快不了,形状决定了速度。灌肠这东西,不像南京的板鸭,大西北的风干牛肉,西南少数民族的腊肉,越嚼越香。它不能塞满嘴巴大口吃,也不能细嚼慢咽,吃多吃慢,口感不好,也体会不到浓郁芬芳的醋香和蒜香。
灌肠除了凉拌和热炒。是不是有第三种吃法呢?我没见过,也不知道。吃灌肠最热闹最有感觉的是街边巷口的地摊。一辆破旧三轮车,吐着火舌的小火炉,咣当咣当的风箱,变形的炒锅,油光锃亮的锅铲,摆满调味品的桌子或者透明夹层柜。两口子凉拌热炒,收钱配料忙活的忘记了自己的肚子,生活的艰难。塑料浅碗装一片灌肠,划成菱形块,放点芝麻陈醋蒜水,浇一勺咸味淀粉卤,用牙签扎起一块,又扎起一块,一块又一块很快吃完了。或是在掌心里切成大小均匀的菱形块码在碗里,热锅凉油,火苗蹿起,前后晃动身体快速翻炒,脖颈上油滋滋的毛巾烟火中飘荡,食客们也不讲究,男女老少蹲着站着,就为这口好吃的。
地摊卖得灌肠只能算地方小吃,可以在俗世风尘中满足人们的味蕾,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种既可以当菜,又可以当饭的食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是清徐地区红白食宴上必不可少的传统菜肴。每次回清徐,不论是一个人还是带着妻儿朋友,必定吃灌肠。往往一盘不够吃,连上三盘时有发生。让我和老乡们很是受用,生出几分自豪感。
灌肠上席不能像地摊那样自由随意。凉拌灌肠要切成半公分宽的细条,两头薄中间厚整整齐齐码在盘子里,一根摞一根绝不能乱。四周配翠绿的黄瓜丝,橙黄色的萝卜丝,浇上芝麻酱,蒜泥水,老陈醋,花生碎,花椒水,红油,最后浇一小勺内容丰富的卤汁。口味层次丰富,颜色多样好看,仪式感十足,自然卖个好价钱。炒灌肠呢?有配菜炒得,有配肉炒得,有配辣椒炒得,花样虽然翻新了,但陈醋和蒜泥仍占据龙头地位。也许是怀旧缘故,总觉得酒店里的炒灌肠缺少乡野的烟火味,味道打了大折扣。
这几年,我尤爱吃灌肠。
因为它是留存至今的家乡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