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康玉梅
1989年,面临人生的第一次抉择,在考矿山技校还是读高中两难的选择中,父亲替我果断做出决定:“闺女,生在矿山,长在矿山,就考矿山技校。”当时父亲、哥姐都在峨口铁矿工作。于是,我很顺利地成为真正的矿二代。
可临近毕业时,事与愿违,我们一届三个班共90余人没有一个留在峨口铁矿工作,一锅端被分配到尖山铁矿,尖山铁矿是一座新型的矿山,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建设。8月底,拖到报到的最后期限,我们个个都是泪眼婆娑,无可奈何,一早挤上从峨口到太原的大巴,再从太原转乘镇城底火车,一下火车,害怕掉队,拼命狂奔追上通往尖山铁矿的大巴车,就这样辗转反侧一整天,临近傍晚终于找到自己的安身地--单身宿舍楼。大包小包安顿好,饥肠辘辘、汗流浃背,浑身散架的我,落魄地站在阳台上想喘口气。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灯火阑珊,只是黑漆漆一片和阵阵的凉风,凉风吹起我一身的鸡皮疙瘩。忽地隔壁同行的女生呜呜咽咽的低哭打破了夜的静谧,我也不由得眼眶湿润、心情沮丧起来。“这是什么鬼地方!”与此同时,楼下同行的男生更是不安分了,有骂娘的,有砸东西的……
第二天一早,阳光明媚,队长领着我们参加矿区。怀揣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憧憬,忐忑不安的我们踏入了这片看似粗犷却蕴含无尽神秘的土地。办公楼、厂房、配套设备焕然一新;乘车进入采选区参观,矿山的轮廓在晨曦中若隐若现,巨大的矿坑如同大地的伤口,却又像是沉睡巨人的眼眸,深邃而又充满故事。
随着时光的推移,一颗颗飘浮不定的心终于沉淀下来,矿山成为我们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如一片嫩绿的叶子,在矿山这片广袤的森林里开始了成长之旅。没有工具柜,我们自己制作;不知道电机、变压器的型号和具体位置,我们制定计划,轮流去各个厂房内进行统计和资料收集;不明白工艺流程,邀请有经验的、专业能力强的师傅一一进行讲解;感觉自己所学的技能知识还是匮乏,居然允许大家进行脱产培训。就这样,从最初对各种环境、各项技能的懵懂无知,到逐渐熟悉矿山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道工序。矿山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给予了我们无穷无尽的滋养和教诲。
我珍惜并深爱着自己的岗位和矿山这片土地。在井巷工程掘进过程中,我感受过黑暗中的静谧与恐惧,也体验过开采掘进一路顺畅时的兴奋与自豪。在每一次的检修电机、变压器中;在每天记录施工进度过程中,在对每一台设备进行点检清扫中,我都能听到矿山的心跳,那是一种古老而深沉的韵律,仿佛在诉说着它的故事。我深爱着始终陪伴我身边的志同道合的工友。矿山的生活简单而充实,工友们之间的情谊,如同矿山的矿石一般纯粹而坚固。我们一起在工作中挥洒汗水,一起在休息时畅谈理想、分享欢乐和忧愁。我始终庆幸自己成为矿山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能够共同见证矿山一步步的成长与辉煌。
时光流转,如今,矿山也经历着变革与挑战,资源逐渐枯竭和减少,环境压力的增大,让矿山面临着转型的阵痛。但就像绿叶即便在风雨中也坚守着对根的情谊,我从未想过离开,而矿山也始终承认这些踏实干事的人。我和工友们更加努力,学技能搞创新,全力提质降本增效,努力探索着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尝试用新的技术和理念,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矿山是我的根,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永远的精神寄托。无论未来走向何方,我与矿山的情谊,都将如同绿叶对根的依恋,永不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