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瑞俊
《大学》,作为一部修身养性经典,不仅是古代教书育人的典范、准绳,而且对我们现代人今天的生活、行为仍然有极大的指导、帮助。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行,彰显人类美好、纯洁的心灵,使人弃旧图新,以身作则,树立能够带领大家从善的榜样,启发自觉性,尽力抛弃人类本身的私欲,最终达到“至善”的完美境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格物致知,格是推究,致是了解,通过推究事物的表象来了解知识,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意诚而后心正,正心而后身修。只有心意真诚才能够使心态端正,心态端正才能够修身养性。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是《大学》的精华,核心思想。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可能治理好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资格去做官、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学习。正是“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这是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定位,明确一个触之能及的目标,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事思虑周详,坚持做人做事善始善终。而不好高骛远,心浮气躁,半途而废。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环境中成功的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持之以恒去努力。在充分认清自我和权衡得失进退之后,一旦目标确定,就要“作之不止”,决不能半途而废。愈在困难的时候,愈要持之以恒地拼搏下去,努力给事情一个完美的结局。
《大学》,为我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心门,它是一部净化心灵的宝典,是一本能经得起时间磨砺的璀璨经典。
永葆正能量、心无妄念、秉持初心、砥砺前行,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