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炼钢二厂郭晓兵创新工作室
3月20日,炼钢二厂郭晓兵创新工作室成员集体学习了太钢日报刊登的《许振超:培育新时期中国工匠》这篇文章,大家感受颇多。文章中的主人公许振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中国工匠首先就是要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工作质量做到“精益求精”。“精益求精”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实实在在做到恐怕有点难度。我们身边不乏听到“做的差不多就行了,干啥那么认真了”“我炼的钢水成分又没有超出规程要求”“我的技术已经满足生产的需求了”等等这样的声音,这无一不说明与“精益求精”的差距。试想,如果我们企业的员工没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追求“精益求精”的学习热情,何谈企业的优质产品?何谈企业的竞争优势?何谈企业的技术进步?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精益求精”呢?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善于学习。许振超谈到,“要学习书本上的东西和在实践中学习,学习那些没有字的书,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我想,善于学习要成为我们工人的一种信仰,一个好的习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我们认识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增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为更好地驾驭新设备、掌握新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我们看到自身的差距,才能迎头赶上,成长的更快,距离“精益求精”的目标才会不断地缩短。
——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许振超讲,“作为劳动者自身来讲,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成为工匠,就要自信、自强、自尊,干一行就把这行应该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练好。工匠精神不是靠别人把你抬起来的而是你自己练就的真材实料的气质。”我认为,在工作中不论工种、不论技术含量高低,我们都应当干什么琢磨什么,只有肯钻研,才能技术上达到精通,产品上做到精致。
——建立“道相同、心相通、力相聚、情相融”的创新团队。工匠精神实质还有创新、团队精神,在工作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做“创新人才”的潜质,也都拥有当“创新人才”的能力,也许就是稍微的动了一下脑子或是转变了一下观念而已,一定要相信自己能行。文中提到的“振超效应”不是许振超一个人,实际上是一个团队,包括公司整个团队,靠大家集体创造。在工作中,不断地给自己找问题,就能找出一个又一个的创新机会。我们说,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局限性的,一定要有一个团队的支持,拥有一个“道相同、心相通、力相聚、情相融”的团队,是工匠精神得以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的有力保证。
学习先进要从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迎头赶上。对比与新时期工匠精神的要求我们还有这样和那样的差距。知不足而后进,相信在“振超精神”的感召下,通过我们不断地努力学习,潜下心来钻研技术,不断地创新挑战自己,并且有公司强大团队的支持,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