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薛华
731例,当最终统计结果出来后,夏海琴着实吃了一惊。这是2015年全年的介入工作量,相当于每天就有2例介入检查或治疗,这与前几年相比简直是爆发式增长。这得益于总医院对介入技术的重视,也得益于夏海琴这支团队的不懈努力。
对于开展介入治疗,一直是夏海琴心中的一个结。早在1996年夏海琴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时,她就接触并学习了介入技术。在她看来,介入治疗将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患者痛苦小,治疗效果好。如果把这门技术学回来,将会对总医院脑血管病治疗带来历史性的革新。正当她信心满满地穿上铅衣准备在这个领域大展身手时,命运却跟她开了个玩笑。几场手术下来,铅衣穿着越来越沉,身体越来越疲乏。一检查,她的白细胞数量不足正常人的一半,再这样下去,将会对生命构成威胁。命运迫使她最终放弃了这条路。
2008年,夏海琴担任神经内科主任后,心中始终不曾磨灭的那个愿望又激发了。当时总医院的心血管介入已非常成熟,而脑血管介入还是空白。在夏海琴的努力下,总医院最终把脑血管介入放在了神经内科,一些有基础的技术骨干陆续配备到位。
柳建军,神经内科副主任。2014年6月,经过夏海琴积极争取和动员,柳建军到北京天坛医院进修学习。果然不负众望,柳建军回来后,很快带领团队成员独立完成了手术。
“这可是咱们自己的大夫真正上手的第一例脑血管介入手术,由此改写了外请大夫的历史,对我们具有里程碑意义。”说起这些,夏海琴依然很是激动,“2014年我们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当年治疗和检查加起来,介入工作量470例,已经居全省第一。”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目前总医院的脑血管介入已经能够独立完成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静脉桥接取栓、机械取栓、颅内、外支架植入、动脉瘤栓堵等治疗项目,其中“动、静脉桥接取栓术”和“机械拉栓术”目前处于省内领先水平。神经内科成为总医院的又一块金字招牌,在行业和患者中的美誉度越来越高。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带出一支好的队伍,不辜负院里的期望。”夏海琴说出了心里话。令她欣慰的是,现在的神经内科已经发展成为总医院最大的科室之一。2015年在总医院第一届青年医师技术比武中,神经内科1人获得冠军,3人进入前五名。护理技术比武中,5人进入前十名。
获得医师冠军的杨菲说,他们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科里每周四雷打不动的业务学习。夏主任总是创造条件为他们争取去国内脑血管病治疗领域顶尖的天坛、宣武等医院进修,与她一起分配进来的研究生尚淑怡在宣武医院进修期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该医院博士生,为神经内科争了光,也为他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2014年,夏海琴又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她认为,了解病人心理很重要,用科学的方法疏导病人情绪也是一名临床医生的必修课。
夏海琴对记者讲起了美国特鲁多医生的一段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她说,从医的时间越长,年纪越大,对这句话的感悟就越深。每个医生都想用尽全力治愈每一个患者,但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最需要经常做的,就是给病人以帮助和安慰,这种人文关怀和社会意义大大超过了“治愈”。这其实才是医学的真正作用。
“近年来,医患矛盾突出,医生在帮助和安慰方面做得更好一些,就会解决很多问题,减少矛盾冲突”。夏海琴总是这样认为,也在以自身的言行影响和带动着周围的人。
图片摄影:刘君
【人物简介】
夏海琴,53岁,九三学社太原市常委,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山西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在她的带领下,神经介入团队取得不菲业绩。她与天坛医院协作完成的CHANCE课题被评为“年度十大最新研究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新英格兰杂志,太钢总医院的名字出现在世界一流的学术期刊上。今年被评为公司特级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