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我们应该换一下思维,通过好的典型来激励和鼓舞其他家庭,不从反面来教育,而从正面来引导,这样既能弘扬正能量,也让其他家庭从中受益。”这一想法立即成为共识。随即在2013年,一场名为“创建温馨家庭”的活动在太钢13个地区老龄委全面铺开。
一转眼,两年过去了。各地区老龄委寻找到太多的故事,他们中有平凡的坚守,有向上的力量,有直抵内心的感动,有润物无声的奉献……在陈世清看来,该到选树一批温馨家庭的时刻了。
平凡感动中闪耀着人性光辉
力量与鼓舞源自感动。当温馨家庭前加上“最美”二字,总能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人们关注这一群体,“他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又与自己有什么相同之处?”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相较于十年、二十年前有了巨大提升,但道德水平与人文关怀有没有同步进步呢?不少人会打个问号。老年人跌倒了要不要扶起来,公交车上老年人与年轻人的让座纠纷何时会减少,颇有争议的广场舞究竟双方是不是做到了为对方着想,几年前佛山“小悦悦”事件为什么会出现,“青岛大虾”事件中商家将诚信置于何地,北京地铁哺乳事件为什么会发展到这种程度?这些或许提醒我们,现实还并不完美。
曾经有媒体专门做过“当今社会主流道德判断”大讨论调查。随着活动的逐步深入,大家也从最初的简单争论、就事论事转入了更加理性、深刻的思考。根据这一调查,有超过六成的人认为道德失范现象不是主流,超七成的人认为道德问题会逐渐好转。大家在这个调查讨论中,得到了基本共识:当今社会,道德基础是深厚的,是非标准是分明的,主流道德是向上的。但明确了主流,并不会代替我们的自省与追问,用一生写好自己的故事,不仅靠感动,更要靠行动。越重大的考验面前,越能经受住道德的拷问。应不应该站出来,能不能站出来?透过本次评选的最美温馨家庭,我们敢十分肯定地说,不缺少“站出来”的人!
当41岁的尖山铁矿职工薛晋检查出肾衰竭,长他三岁的大姐薛梅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捐肾救弟。2009年薛晋被查出肾衰竭后,当听到医生给出的医治结论“换肾是唯一有效的治疗办法;越早换肾效果越好;血缘关系越近越好;年龄差越小越好;亲兄弟姐妹最好”后,大姐薛梅和弟弟薛飞争相为薛晋捐肾,按照配型结果并综合考虑,薛梅成为最终捐献者,与弟弟一同进入手术室,手术取得了成功。捐肾得到了已经做过脾摘除手术的丈夫、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和远在外地的公公婆婆的理解和支持,这让薛帮同老两口很是心疼与感动。生命最终因爱得到重生,家庭因爱依然完整。
当88岁的妈妈半失能后,65岁的养子李双福站出来了。面对老母亲得病后,经常半夜把菜刀压到枕头下的揪心行为,李双福开始了与妈妈睡一个房间的生活,一分钟不落地看着她。母亲病情逐渐加重,他与妻子关掉了盈利不错的临街商店,回家全心全意照顾母亲;每天仔细观察母亲的饮食及排便,点点滴滴照顾老母亲。所有这些都因为感恩与回报,因为他忘不了父母为了他和妹妹不再生育的牺牲;忘不了1960年奶奶去世后,父亲用平车将奶奶从太原一步一步拉回长子县老家安葬的情景;忘不了父亲生前“你妈性子急、好生气,说的不对你们不要顶嘴”的嘱咐,用行动去回馈父母一生的爱。
同样站出来的还有照顾患病丈夫30余年的最美妻子高美兰和闪惠贞。温馨家庭中,女性的作用尤为重要,她们用无私的付出和真挚的爱获得景仰与尊重。1982年,峨口铁矿职工高美兰的丈夫被查出脊髓空洞症后,她省吃俭用,筹钱为丈夫治病,四处求医。33年来,丈夫的病情不断加重,形成了事实上的残疾,还诱发了重度肾盂积水、贫血、膀胱功能病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帮丈夫翻身擦洗、清理大小便成为她每天必做的工作,就这样既照顾丈夫又支撑整个家,一晃30多年。1983年,原三钢厂的食堂管理员刘金保在雨天从仓库屋顶跌落后,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妻子闪惠贞用弱小的力量支撑起这个家,32年11000多个日夜没睡过一个完整觉,默默守着、照顾丈夫。当年33岁的闪惠贞现在60多岁了,也已满头白发,去年还被诊断出气管癌,多难的一生并没有摧垮她,现在她依然乐观,积极接受治疗。在她看来,“丈夫活着就是自己的依靠,有个说话的伴儿,已经很满足了。”
有的家庭遭遇了太多的磨难,也凝聚了最真的情感。妻子郭美英患上胃间质瘤后,丈夫徐新生站出来了,这个大关山地区的“最美丈夫”带着妻子在太原和北京遍访名医,只为妻子换来新生。坎坷的求医经历让曾经的兵汉子“眼泪不住地往下掉,恨自己太没用”。在妻子面前,他说:“不要怕,有我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命运接二连三地考验着这对夫妻,后来,肿瘤又向肝部转移,妻子再次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最后在中日友好医院得到有效治疗,但这背后是昂贵的费用,每月一盒的进口药物、一盒25000元的价格并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徐新生没有放弃对妻子的治疗,向亲友筹借,前前后后花掉了40余万元。现在,他带着妻子定期要去一次北京检查,每次要几千元,那个进口药申请救助后,即便每年能免费领取九个月,但自费的三个月价格也不是小数目。徐新生说,“就是卖了房子,也不会放弃对妻子的后续治疗”。
父慈子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直接的影响。从本次评选出的“最美温馨家庭”中,不难发现上一代人精心照顾下一代人,下一代人用行动回馈着长辈的恩情。“父慈子孝”是这个群体的共同特质,成为一个家族不可磨灭的基因。
101岁的炼铁厂退休工人贾十斤每天的日子平淡而舒心,在女儿眼中,这是父亲的长寿秘笈。当她还是婴儿时,她被抱养到这个家,成为家中独女,父母给了她无私的爱。后来生母来到家要给贾十斤夫妻一笔抚养费,然后把孩子接走。一头是生母,一头是养母,如何选择?这时,她一头扎进养母怀里大哭道“我不走,哪也不去……”最终,她留在了这个家。当她来到这个家时,父亲就给她起名叫拴珍,就是要疼爱她、拴住她、珍惜她。老母亲生病期间,她精心照料,日夜守护了1800多天,每天端屎端尿。母亲走后,贾拴珍先后两次搬家,搬得离父亲越来越近,最终搬到父亲家里,24小时如影随形地照顾老人,从平时的照料到消遣娱乐,一点点充实着老父亲的晚年生活。“也许是我的人性,也许是我老爸的身影分分秒秒在我脑海浮现着,让我与老人守望相助。行善尽孝是我人生底线,决不能穿破。”她说。
住在太原市西山脚下的宣金叶用“两个十五年”的积累经营了一个温馨的家。从1982年嫁到这个家后,住在太原最西边的她要到最北边太钢初轧厂上班,每天早上六点出门,晚上九点才能到家。在婚后第一天下班到家后的场景她一生难忘,她发现全家人一直在等她回来再吃饭,当时“脑子一片空白,眼里浸满了泪水,不知道说什么好!”就这样,从1982年嫁到这个家,一直到1997年退休,整整十五年全家人都是等着她下班再一起吃饭,无论多晚。她说,十五年的等待,公公婆婆用父慈母爱之心恩泽了我这个媳妇的心田,他们做好了家里的所有后勤工作,一点一滴地帮助着我。她退休后,她说她进入了人生的第二阶段,决定要全身心地侍奉公婆。当婆婆先后两次摔倒骨折后,她一心一意地照顾,抱着婆婆喂饭,一日三餐,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婆婆生活不能自理了,有时大小便就拉到床单上、沾到衣服裤子上,她从未嫌弃。后来公公也摔了一跤,卧床也需要她来照顾,帮公公擦洗全身,一直到2014年公公去世。“现在算算,从1982年嫁到这个家到1997年退休,整整15年;从婆婆2000年摔倒卧床不起到现在也是15年。前15年是公公婆婆照顾我、关爱我、体贴我的15年。而这个15年,我要怀揣着一颗孝心孝敬他们。这其中我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困惑和无奈,但作为晚辈,必须对长辈尽孝道。”她说。两代人用了30年时间,就是用一点一点的爱、一天一天的努力在经营这个家,换来了今天的温馨。
“为什么会感动,为什么能让人感动、温馨?因为他们都很实在、很真诚、很普通。他们的事迹就是这么平淡而真情,没有粉饰与夸大,没有官话套话,就这样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他们能奉献、会付出、懂感恩、知回报,在困难中守望相助,携手渡过难关,这体现了人性的光辉,告诉我们,在经历困苦之后,生活会变好的。”陈世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