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鹤
近日,我参加了太钢公众开放日活动。穿过雄伟的太钢渣场的大门,我们进入到了太钢的历史长河中。太钢的前身为阎锡山统治时期的西北炼铁厂,经过3年多施工才得以建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西北炼铁厂落入了侵华日军的手中,导致15年未达到设计产能。随着太原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太钢从此获得了新生,为祖国炼出了第一炉不锈钢。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太钢如春风沐浴,渐渐成长为一个以不锈钢为主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太钢同时建设成为了全球绿色钢厂典范,看到太钢在污染物处理和废弃物排放方面作出的努力,我们心中不由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当代愚公李双良的事迹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太钢的渣山公园是太钢人的骄傲,不但在太原市人尽皆知,就是在全省、全国也闻名遐迩,甚至蜚声海外。当我们真正身处其中时,仍被其宏大的气势和美丽的景色所折服,尤其是详细地了解了其治理前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后,更是在内心深处引发强烈的震撼,正如奥地利友人、奥钢联工程技术公司总裁施文德先生参观后所留言的那样:“把一个概念变成了令人钦佩的现实。”1983年,李双良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发愤治理堆积了几十年,已成为城市环境公害的太钢冶金渣山,走出了一条“以渣养渣、以渣治渣、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发展道路,艰苦奋斗,科学治理,创造巨大价值,并在搬掉渣山的空地上修建了办公楼、居民区和学校等,使以往烟尘弥漫、污染严重的大渣山,变成了眼前花团锦簇、环境优美的渣山公园,而李双良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的荣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新时代“愚公”的真实写照。美丽的渣山公园用事实证明,这些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不切实际的妄想,而是包括李双良在内的太钢几代人的追求,更应该是我们“夕阳红”老年记者在内的所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朋友的努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