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梅
春天的一个早晨,这天是周一,上班的人们和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像往常一样匆匆汇入人流,进入铁道桥地下通道。这是一条通往北中环的必行之路,道路狭窄,成了交通瓶颈。原本就狭窄的小道,被火急火燎赶路的人们一拥而上,显得更加拥挤不堪。私家车和电动车习惯性地相互交错。电动车随处窜着,展示着它的灵活度和自由度,骑电动车的人们凭着娴熟技艺前后左右来回穿梭,刹闸声此起彼伏。汇在人流中的我紧贴着右侧的墙壁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着,因为时间还早,所以并不着急向前赶。“爸爸,你也窜到汽车那边去。”一个稚嫩的童音划过耳边,声音局促。用眼角余光看过去,一个站在电动车脚踏上的小姑娘在和带她上学的父亲说话,小
姑娘嘟着嘴,好像很生气。我猜想,小姑娘很可能是怕上学迟到,也可能是看到别的电动车到处乱窜想极力效仿,才对规矩骑车的父亲口出此言。我想知道,那位规矩骑车的父亲会如何与女儿说教,于是,往前凑了凑,与他们一路前行。只听这位父亲柔言细语地说:“爸爸讲个故事给你听。有个妈妈骑车带着自己的孩子行驶在马路上,因为着急,也可能是习惯性思维,总觉得汽车会让着她,结果在拐弯的时候和直行的汽车相撞。那结果,你是知道的,很可怕。所以说,咱不急这一两分钟,万一碰撞了别人,谁都不好。”小姑娘点点头不再说话,小嘴巴也收了回来。
我喜欢这位父亲和孩子的交流方式,没有以家长自居而对孩子进行斥责,更没有刻意的说教,柔声细语,寓情于理,让孩子听着既舒服更信服。在我们工作中,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