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以养心俭以养德幸福源于平安图片一方有困难八方来增援敬业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0442期:第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5-10-15

静以养心俭以养德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李章军

从历史上看,历代立业扬名的人物所以能成就一番伟业,莫不与俭约、廉洁有关。

俭约,是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要淡泊功名利禄,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国家民族大义和人民群众的幸福作为首要的追求目标,则必须以安贫乐道、静心养性,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为前提。

我国东晋时期的伟大诗人陶渊明,为保持良德高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躬耕自给,静以养心,在宁静的田野里,不仅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田园文学,在中国文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他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德与气节,也为后人所传颂。

陶渊明年轻时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为了生存,后来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在朋友的劝说下,他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挂印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终老田园。

陶渊明在简朴的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了无限的乐趣,写出了大量优美的诗作,创造出清新自然和浑厚完美的诗歌意境。如他写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杂草),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通过细腻、生动地描写诗人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表达了对劳动的亲切感受和唾弃富贵、鞠耕自给的决心;只要鞠耕自给,夕露沾衣又算得了什么呢?

陶渊明关心百姓疾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鄙视劳动,他以静养心、以俭养德的道德品质给后人留下的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太钢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北路83号   邮编:030003  电话:0351-2134396  传真:0351-213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