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一些企业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安全装置、硬件完善上可谓不吝投入,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本,是没有做好人“心”这篇大文章。安全工作千头万绪,只要把人“心”稳住了,就等于抓住了安全工作的命脉。
为什么这样说?很多安全事故发生之后,人们往往从作业环境是否存在危险隐患、人的行为是否违反安全章程,甚至更深入到专业安全管理的角度去度量、分析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违章的这个员工他当时的思想状态是怎样的。也许,他今天正因为家里的一些事心烦意乱,才造成上岗作业时走神酿成事故;也可能他刚刚与同事发生了摩擦,带着赌气的心态走上操作台,“管他呢,不让我这样干我偏干”;更常见的是,这名员工一贯马马虎虎,做事常怀侥幸,这次的事故正是他在一贯不良心态驱使下的“正常”之举。如果与他朝夕相处的家人或者同事能够及早发现他的心理波动,通过谈心、倾听,甚至逗个乐、开个玩笑的方式来帮助他排解心中的不快,说不定事故就不会发生。
搞安全的人都知道,无论如何不能让员工带着情绪上岗。因为,很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员工走神、精力不集中或者是心不在焉、闹情绪引起的。但是,这样的理解只能说是刚刚窥到安全“心”管理壮阔风景的一角。
安全管理要从“心”出发,需要各级管理者在安全管理中把更多的关注点投放在员工心理健康上,把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作为大安全的一个重要分支来抓,了解员工压力源所在,掌握不良心态的调节、干预手段,如聊天、交流、沟通、讲述、倾听,让员工不满的情绪得到宣泄,不平的心态得以纠正,郁结的心境能够释怀,从而逐渐培养起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影响安全生产的不良心理因素得到及时疏导和排解,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安全管理从“心”出发,其实是把安全防控工作做在了前面,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我们各级管理者去认真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