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隐性“门槛”削减居住证“含金量”城市发展要尊重民意用好民智
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0521期:第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6-01-16

勿让隐性“门槛”削减居住证“含金量”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新华社记者梁建强白阳

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公布的《居住证暂行条例》,展现出一幅以常住人口全覆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改革“路线图”。一纸居住证,承载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民意期待,含金量十足。

长期以来,城市外来人口时常面临“异乡人”的尴尬,摆脱“编外市民”身份、享受“同城同权”,成为他们的强烈诉求。《居住证暂行条例》的出台,正是对民意的积极回应。

事实上,先于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一些城市早就开始探索实行居住证制度。从实践来看,少数城市的居住证还存在一些隐性准入“门槛”,让不少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即”;有的城市居住证持有人还面临权益“门槛”,能享受到的公共服务有限;还有的城市通过积分等方式落户的通道不畅,与公众期待差距明显。

一张小小的居住证,涉及医保、生育服务、子女教育、住房公积金等种种现实利益。制度“含金量”足,落实起来不易。此次国家版的规定为居住证在全国推广明确了方向,能否尽快全面实施,关键还要看地方的执行力。特别是面对利益藩篱,有无勇气和智慧破除“中梗阻”,不断做大公共服务的蛋糕,推动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改革非朝夕之功。打破户籍制度的坚冰,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是居住证制度稳步推进的方向。实现改革目标,既需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又需要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让百姓少一些“漂泊异乡客”的喟叹,多一些“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获得感”,居住证的“含金量”方能真正凸显。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太钢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北路83号   邮编:030003  电话:0351-2134396  传真:0351-213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