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诗中万般情西风渐起岁月蹉跎舌尖咸菜从逆境中看到希望汾河秋色  柴巍摄秋意  冯艳丽摄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243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11-09

明月诗中万般情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文│平清香

历代诗人似乎都爱咏月抒情,留有千古传诵的咏月诗篇。同是一轮明月,在诗人的笔下,它有千万种姿态;端庄妩媚、玲珑纤巧、清朗似水、迷蒙如梦……

唐代,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把他对家乡的思念和盘托出,借景言情,可谓奇巧而别致。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哲理深刻,很有趣味。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更见诗人的胸怀博大,壮志凌云。

宋朝,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造就了一种悠闲恬淡的意境。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深切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苏东坡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虽然也透出隐隐的愁苦,但继而又豁达大度地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绝唱,体现了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主义精神。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描绘了一位饱经征战、戎马生涯的战将在月下的勃勃英姿。

伟人毛泽东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陈毅的“明月当头思远举,豪英满座饮长虹”,不仅英勇豪放,而且表达出了他们的伟大理想。古今诗家,几乎都与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太钢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北路83号   邮编:030003  电话:0351-2134396  传真:0351-213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