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芦文晓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工业由大变强的行动纲领,要实现这一目标,“两化”融合是主线,智能制造是“两化”融合的高级阶段,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不能等互联网企业来加你,而要主动加互联网。工业企业加互联网,必须实现“两化”融合。
太钢是全球不锈钢行业领军企业,在不断提高“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开始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前期投资完成的产销一体化项目,为智能制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实现“智能工厂”迈出了方向性的一步。
“数字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提升企业效率
近年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让太钢由数字化开始向智能化转变,也尝到了甜头。2016年,太钢在钢铁市场严峻形势下,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智能制造的新路子,实现利润12.9亿元。
太钢从2005年到2010年,实施了信息化一期工程,构建起运营管理(ERP系统)和生产执行(MES系统)等十余套管理应用系统,管理模式实现集中一贯、组织扁平、流程优化,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流协同,运营水平明显进步,有力支撑了企业快速健康发展。随后,太钢又实施了信息化二期工程,提出了建设“数字太钢”的目标。特别是2013年以来,太钢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建成产销一体化系统,实现了按用户个性化需求进行品种质量设计和生产管控,解决了产销衔接的矛盾,提高了生产效率,较好适应了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形势。
信息化给企业的运营管理带来显著变化,有力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营销部职工李燕茹介绍,目前,一个订单一签下来,不论是各层级管理人员、生产组织人员、营销人员还是用户,都能通过信息化系统全流程实时在线追踪订单运行情况,及时响应市场变化,有效缩短了交货期。
制造部部长助理闫咏春介绍,产销一体化系统上线后,包括制造部、营销部、技术中心和轧钢、轧材等相关生产单位、工序都能看到产品制造过程,同时,对产品质量异常情况的追溯速度从数天级缩短到分钟级。此外,加快了物流周转,降低了库存资金,减少了资金占用。
目前,太钢的信息化横向覆盖了采购、生产、质量、销售、设备及财务管理等全部业务流程,纵向构建起决策支持、公司运营管理、车间及工厂生产执行、过程控制、基础自动化五级架构,建成了数据中心,运行60余套系统,铺设了260公里的网络链路。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