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萍
“没想到平时别人也是这样干就没事,为什么偏偏轮到我就手指骨折了呢?”“没想到皮带怎么会那么快就转起来了?”“没想到不遵守生命保障规则会付出这么惨痛的代价。”……诸如此类的“没想到”,是责任心不强,还是思想滑坡?是管理粗放,还是作风不实?是要求不严,还是工作不细?是心中无数,还是底气不足?经过切肤之痛的反思,人们不禁质问:安全生产,责任如山,如果想都想不到,又怎能做到好?
只有没想到,没有做不到。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只有事先早想到,切实做好超前防范,才能把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怕就怕“没想到”,按下葫芦浮起瓢,安全、生产都抓不好。“没想到”是用心不够,抓安全心不在焉,难以发现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所以就不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就难以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小患积久必成灾,及时治理祸不来。”正因为“没想到”,导致一些小隐患继续扩大、恶化、蔓延,最终酿
成祸端。一旦发生事故,方才惊呼“没想到”!
事实上与其说“没想到”不如说没想到安全的重要,没想到生命的珍贵,没想到安全规章,没想到自己身上那沉甸甸的责任。一言蔽之,“没想到”实际上是责任者的推脱之词,暴露出管理责任的缺乏,该尽的责任没有尽到,该检查的没有查到位,该整改的没有整改掉,该防范的没有严加防范,该严处的没有及时严处,该规范的没有督促规范,日积月累“蚁溃于穴”,必然导致管理漏洞百出,时刻危及安全“堤坝”。
安全管理重在超前防范,必须想在前、防在前、做在前,由“没想到”变为“早想到”,既要想得仔细,又要想得周全,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清醒头脑,从阶段性安全生产中发现漏洞,查找隐患,及时消差补缺。要盯着干、领着干、看着干,问题解决在现场,隐患消除在现场。只有做到工人三班倒,班班有领导,和工人在一块摸爬滚打,才能使“没想到”变为“早想到”,才能熟知现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源头上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