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18日,中纪委监察部官网廉政文苑栏目发表《让人三尺又何妨?》一文,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专门介绍安徽桐城“六尺巷”。这一古迹为何引起注视?因为在去年11月15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曾造访了此地,寓意深远!
大家都知道“六尺巷”的故事: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著名的家族,张英、张廷玉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寄回老家,便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几百年后的今天,当一些人追名逐利、争财夺势、贪污腐败,我们不由得联想起“六尺巷”的哲理,值得发人深省。老子·李耳《道德经》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就是说,一个人不能有无限的欲望,对欲念的满足要适可而止,对物质的追求不能到贪婪的地步,在人生的旅途中要能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去欣赏沿途的风景,而不是整日都沉浸在不停地满足欲望的追求中,要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感到快乐,要知道满足,这样你才能感到幸福。简言之叫“知足者常乐”!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知古鉴今,在吸收传统文化处世哲学与道德营养的同时,学习《党章》,修身为先,自我完善,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不搞特殊,守住清贫,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对待名利地位,不为金钱、名利所累,才能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