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敬)4月17日,14时
30分,“零、零、零……”120急救电话铃声急促响起,总医院工伤抢救应急演习拉开了帷幕。“喂,120吗?我是太钢某厂,现在我厂发生‘事故’,有人‘受伤’。”“请说明详细地址、什么事故、几人受伤、受伤部位……”接到呼救电话,太原市急救中心太钢站的调度员立即安排出诊,急救医生和护士一路小跑奔向急救车。急救车鸣起警笛、闪起警灯疾驶而去。
急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医生立即进行检伤分类,分别对模拟骨折和颅脑损伤的两名“伤员”体格检查、上夹板、上颈托、测量生命体征、吸氧、包扎、建立静脉通路。“伤员”安置救护车上后,急救医生向总医院急诊科值班医师说明情况,以便做好抢救准备,请求骨科、神经外科会诊。
急救中心主任接到通知后立即向上级汇报,启动绿色通道。行政总值班核实详细情况后立即汇报应急医疗救护组组长,确定事态决定启动应急预案。急诊科护士通知相关科室在规定时间内做好抢救准备。演习要求放射科床头拍片5分钟内到位、30分钟内报告,CT室开放绿色通道,手术室、麻醉科安排30分钟内准备颅脑损伤、骨折两台手术……
急救车到院后,急救人员迅速与急诊医护人员进行交接,急诊医护人员立即二次检伤分类,急救处置,陪同检查,会诊医生参与全过程。急救中心主任负责指挥抢救及“伤员”分流。30分钟内,检查结果均回报,应急医疗救护组组长按伤员情况安排医护护送“伤员”入住专科病房。
整个演习紧张有序,有条不紊。据了解,国家要求急会诊要做到10分钟到位,此次演习做到了5分钟到位,很好地展现出了总医院工伤抢救应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