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五民
昨晚我做了一整夜的梦,梦见的还是在这次参加培训的电气化仿真模拟天车系统教室里进行故障排除时的紧张场面——培训老师给我们设置故障后,我们看着电路图,飞快地思索着如何开始排查接线。由此,可想而知这次培训对我来说多么深刻。
以前,我也参加过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但这次培训让我真的上心,真的很感兴趣,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首先是两位培训老师——金波老师、赵文亮老师生动通俗的讲课方法和内容使这次培训改变了以往的那种老师只管讲职工只管听的传统形式;其次是高科技的仿真设备使我们仿佛亲临生产现场一般;再次课堂上让我们自己动手搞互动,自己设置故障,让另一位同事排除,不仅增加了课堂上的乐趣,同时也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设置故障点后出现的现象。
通过这一系列有趣而又高效的培训,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理论水平。参加这次培训的人员,许多人都是工龄二十来年的老天车工了,比如炼铁厂的范师傅,他的工龄都超过了三十年,实际操作水平那真是没说的,可是当老师把电路图通过幻灯放出来的时候,不仅范师傅瞪着眼睛,满脸茫然,我们中的许多人也同样不认识那些线条符号组成的图形。也是,虽然都是开了二十多年天车的职工,一般出现故障后,比如抱闸松了我们喊钳工,送不上电我们喊电工,完全不用我们自己动手去排除故障,因此就觉得根本不需要了解天车的工作原理,更不去了解电器原理了。通过老师的讲解后,我们如梦方醒,原来天车的电器原理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啊。这
大概就是所谓的“难者不
会,会者不难”吧!
编后〈〈〈
培训时间是短暂的,在课堂上一下子学到很多知识,也许有的职工一时很难消化,但是如果创新培训模式,把职工们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给职工,势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培训,让职工们把学到的知识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转化为推动生产经营进步的巨大动力,这才是我们培训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