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栏在内外网同时开通东山矿主动作为提升用户满意度马骏鹏:让创新飞翔
第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0623期:第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6-05-26

马骏鹏:让创新飞翔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记者宋维东

中等身材,戴着半框眼镜,给人一种格外含蓄、踏实而沉稳的感受,这是记者见到马骏鹏时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指挥着承担全公司70%以上的不锈钢冶炼任务的优秀团队——炼钢二厂冶炼三作业区。

这些年,不锈钢行业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一方面是不锈钢市场价格的持续下跌,一方面是客户对品种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质量和成本成为各方博弈的焦点。如何实现质量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形成三者间的良性互动,成为马骏鹏和作业区面临的严峻考验。

市场倒逼下的炼钢二厂号召全厂向习惯思维和传统生产模式发起挑战,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变革提质量、降成本、增效益。

马骏鹏深知,他所在的作业区责无旁贷,他心里也很明白:这注定是一场恶仗。

说起创新和变革,马骏鹏向记者坦言:“当时的阻力还是相当大的。大伙都认为,多少年来,我们干得已经得心应手,冶炼难度低,操作又顺手,也好控制,这好好的,为什么要改?”

马骏鹏意识到,要变革、要创新,首先要从思维和观念上转变。他给大家做起了思想工作。“按照现有的习惯生产,当然顺手,但没有竞争力!在冶炼这个环节上掉队,就意味着我们的不锈钢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知易行难。对于冶炼三作业区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要创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反复琢磨,马骏鹏脑子里逐渐形成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大胆想、严谨干,科学管控,用流程和制度把风险控制到最低。

就这样,在冶炼三作业区,工艺变革和技术创新迈开了步子。

收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是创新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一方面,马骏鹏和他的团队系统整理了近些年来的冶炼数据和生产运行参数,同时,积极跟踪分析国内外不锈钢冶炼最新工艺技术。他们在反复比对中,寻找优劣势、长短板,以找到创新的突破口。

那段时间,对马骏鹏是最难熬的,以至于最关键的时候,他四天四夜没有回家,凌晨两三点就到单位更是家常便饭。

“每次遇到困难时,就自己给自己打气,不断提醒自己肯定行。厂领导也在我们最困难时给大家鼓劲打气,厂技术人员给我们极大支持,还有一线操作人员的积极配合,这些都坚定了我们的信心。”马骏鹏说。

显然,创新中突破成为了全厂上下的共识。

创新是全员的创新。马骏鹏在技术攻关上是能手,带队伍上也有一套。他经常给大家讲,危机中蕴藏着机会,遇到困难时要有信心。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付出总会有回报。关键是大伙要一条心,一起行动。

为了激发大家创新的热情,马骏鹏经常组织大伙算品种质量和成本账,让每个人都看到工艺技术变革前后的显著对比,手把手地教大家新工艺操作要领。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马骏鹏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工艺技术革新方案,实现了不锈钢冶炼生产工艺技术的一个个突破,消耗大幅度下降,生产效率、质量水平稳定提高。

“创新必须有团队协作,‘独行侠’很难成功。任何创新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没有领导的鼓励和包容,没有大家的配合,就没有今天的创新成果。”说起创新的经历,马骏鹏深有感触地说。

“当今,不锈钢生产工艺技术日新月异,必须紧紧盯住,力争走在前面。”马骏鹏他们深深感受到了创新的力量,更懂得今后创新的路还很长、很艰辛。

阳光总在风雨后。严酷的市场竞争或许是改变自己和提升自己的最好时机。对于马骏鹏来说,创新永无止境,创新正当时。

图片摄影:王旭宏

【人物简介】

马骏鹏,男,37岁,共产党员,炼钢二厂冶炼三作业区主管、党支部书记。2001年从包头钢铁学院毕业分配到炼钢二厂,先后在炼钢工、精炼工、技术员、主管助理、主管岗位工作。今年被评为公司特级劳动模范。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太钢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北路83号   邮编:030003  电话:0351-2134396  传真:0351-213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