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岩
林媛,女,35岁,预备党员,技术中心硅钢室工程师。2008年东北大学硕士毕业进入太钢技术中心,2012年开始主持薄规格高磁感、高品质极薄系列硅钢产品研发工作。2015年产品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6年实现批量供货。她本人被评为太钢2016年度特级劳动模范。
“我在现场跟生产,咱们约下午可以吗?”伴着机器的轰鸣声,电话那边回答简洁而又清脆。
见到林媛,与印象中的女工程师形象不太一样,没有齐耳短发,一根马尾束在脑后,身材不高,甚至有些娇小,眼前这个邻家女孩一样的姑娘很难让人与太钢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硅钢产品开发负责人联系起来。
2008年硕士毕业,林媛进入太钢技术中心硅钢研发室工作。从学校到工厂,角色的转变和诸多的不适应,超出林媛的想象。
“理论和实际差距很大,许多专业术语书上学过,可进了工厂才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好在师傅们不嫌我烦,愿意教我这个笨学生。”林媛说话很是风趣。
那段时间,只要有空,林媛就往现场跑,从冶炼到轧制,仔细观察记录每个生产步骤。遇到不懂的问题,她就跟在工人师傅后面问个不停,晚上回到家,再对照书本慢慢消化。不下现场的时候,她就跟着前辈做试验,进行数据分析。林媛有做笔记的习惯,三年下来,笔记记了几大本,她也从一个学生娃逐渐成长为一名工程师。
“别看是个小姑娘,却有点男孩性格,积极、肯干、要强。”这是林媛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林媛最大的梦想是能像前辈们那样研发出别人羡慕的产品。她经常浏览国内外企业的网站,尤其喜欢研究他们的产品说明书。她从国外企业的产品说明书里发现,薄规格高牌号和高磁感高强硅钢产品国内几乎没有。当时是2012年,国家关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已经出台,这类材料是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关键材料,技术中心也正着手启动该项课题研究,林媛很想试一试。
开发一个新产品,必须结合实际做大量的市场调研。通过对用户的持续关注和对市场前景的多次分析,一个多月后,林媛拿着一份可研报告和市场调研报告找到领导,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领导对林媛的想法非常认同,让她担任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硅钢产品负责人,鼓励她放手去做。
“我一直很幸运,从生产一线的师傅到领导、前辈总会在我需要的时候帮到我。有时候前辈们一句话,就能让我少走许多弯路。”林媛对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都念念不忘。
硅钢产品的制造流程非常长,大的步骤就有七八个,排列组合,一个产品的试验方案有几十种。在前辈的点拨下,实验室试验进行得比较顺利,一年多时间,规律性的东西就找到了,进入了大生产试验阶段。大生产试验不像在实验室试验,时间可以自主支配,必须服从生产安排。这样,林媛往往就得跟踪夜班生产。那时候,林媛的孩子只有三岁,每次都是她把孩子哄睡了再去现场跟班。
“厂里的师傅知道我孩子小,总是照顾我,快排到试验炉次的时候才打电话叫我过去,好让我在家多待一会。”林媛觉得工作虽辛苦,但感觉很温暖。
2015年,在领导与前辈的支持指导下,在各生产工序的通力协作下,林媛负责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硅钢产品成功问世。
作为产品负责人,需要经常和客户打交道,可起初,林媛并不擅长,没少受委屈。
新产品得经常与客户交流使用情况才能不断改进、提升。一次,林媛去走访客户,客户毫不客气地数落她。林媛清楚,产品当时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就是不知该怎么解释,觉得特别委屈,脸憋得通红,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林媛说,产品就像自家的孩子一样,有缺点,也总不想让别人随便批评。
随着产品的不断完善,与客户打交道越来越多,林媛也逐渐成熟起来。在一次技术交流中,对方见来的是个小姑娘,显得有些不屑:你什么学历?你上班几年了?这问题你能解决吗……林媛不慌不忙,把客户遇到的问题分析得头头是道。客户再也不敢小看这个小姑娘了,态度也变得谦虚起来。朋友们夸奖她越来越有大师风范了。
“其实客户的苛责也是对我们的另一种帮助。”面对挫折,林媛这样看待。
如今,林媛主持开发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硅钢系列产品,关键指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开始实现批量供应。
每每谈起自己的成长,林媛总是心存感激。在她看来,并不是自己比别人更努力,而是自己得到了更多人的帮助,她始终感谢前辈的悉心指导,感谢家人的默默支持,感谢那些甚至叫不出名字的一线师傅的真诚帮助。林媛最喜欢小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一句话——“当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整个世界都会来帮你。”
“成长路上,感恩有你”!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