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崔瑞星
型材厂连铸圆坯库南端的物料处置架上,一炉连铸圆钢整齐地摆在上面。物料看似表面光洁,细看之下,却能发现每一支端部都有些许火焰切割的残余物,我们称之为渣瘤。工人师傅一手拿着锤子,一手拿着凿子,伴随着一下一下的金属撞击声,渣瘤一块块掉落,物料表面最终呈现出了真正的光洁。
检验员的工作跟这用凿子去除渣瘤何其相似,只是一个是无形的、抽象的,一个是能看见、能听见。我所要面对的缺陷超标、长度超标、圆度超标、弯曲度超标等等,不正是一个个渣瘤吗?如果它们隐藏在物料中,出厂之前不被发现的话就会到了用户手中,最终产生质量异议,造成经济损失,损坏企业形象。我把它们查找出来,它们就能被及时处理掉,这不正是一个“凿”的过程吗?工作思路在脑海中变得清晰起来,我顿时茅塞顿开。首先,我得去“凿”。我得勤于现场,埋头物料中仔细检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渣瘤不会自己掉下来,正如缺陷不会自己跑到眼前来一样。其次,缺陷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多。正如物料上可见的几个渣瘤一样,一支物料又能有多少不合格的地方呢?冷静下来分析这些常见缺陷,什么钢种、什么规格、什么工艺容易产生什么缺陷,原来并不是无迹可寻,通过数据分析,能找到很多规律,工作一下子变得有了针对性,事半功倍。最后,要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行业的特点就是流程长、工序多,加上辅助性单位、服务性单位、第三方等等组成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但是,每个流水线上的点都是一个“凿料工”,每个岗位都把自己眼前的“渣瘤”处理干净了,最终产品也就光洁了,“不合格品”这座看不见的大山也就被铲平了。
涓涓的细流,可以汇成壮阔的大海;平凡的脚步,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每一天,当耳畔响起这熟悉的叮叮当当声,就像在提醒我,去做一名合格的质量工作“凿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