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男,1932年9月生,河北省行唐县人,1954年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6月毕业分配到太原钢铁厂,历任技术员、技术科副科长、中心实验室研究室主任、钢研所所长;1980年2月任太原钢铁公司副总工程师、科技处处长、改造办主任;1982年12月任太原钢铁公司副经理;1985年起,任太原钢铁公司经理、太原钢铁(集团)公司经理;1996年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998年2月退休。
我于1954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太钢工作。从求学一直到现在,六十多年来我从未离开过钢铁行业,可以说自己是与钢铁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太钢的规模发展
1934年,阎锡山开始筹建西北炼钢厂——太钢的前身。到1937年10月,已经初步建成了一个小型钢铁联合企业,焦化、炼铁、炼钢和轧钢的设备是全套的德国装备。当时炼钢有一个平炉,轧钢有一个630mm轧机,型材轧机比鞍钢的中型轧机要强很多。
1949年建国后,陆达主持接管太钢。他原先是在山西地区搞兵工的,对太钢情有独钟。他那时就琢磨:太钢是一个以长材为主的型钢企业,能不能干板材?能不能搞特殊钢?所以说,太钢思考进入特殊钢领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到1952年,太钢建成了现在的三钢厂(那时候叫电炉部),设备是电炉加锻钢。在一轧厂旁边上马了二轧厂(那时候叫薄板部),采用叠板轧机生产热轧薄板,装备是日本投降以后赔偿的,这在当时并不是非常落后。这个阶段一是型钢发展了,二是板材也开始发展了。
1954~1964年这十年,国家经历了解放后的三年恢复时期,进入了五年计划的建设时期,也赶上了大跃进和大炼钢铁时期。
1958年太钢开始了三大工程的建设项目(1053m3高炉、3号65孔焦炉和2.4万千瓦发电机组),同时,建成了1000mm初轧车间。当时,国际上连铸也才刚刚开始发展,初轧机决定了企业的生产规模。最初只有鞍钢有初轧机,那时,苏联本打算给匈牙利的一台1000mm初轧机,后来给了中国,陆达同志就支持给了太钢。1000mm初轧机就是100万吨的规模。同时,又配套上马了一个1053m3高炉,这两个装备就把太钢从几十万吨推向100万吨规模的路子上,为我们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64年以后,国家注重在一个工业企业进行完整的投资,首先是从太钢开始的。那时的太钢,就是想建成一个100万吨规模的以板材为主的特钢企业。为此,黄墨滨经理专程去欧洲进行考察,考察回来后从欧洲引进了顶吹转炉和电炉;五轧厂从苏联引进了炉卷轧机;七轧厂从德国引进了不锈钢生产装备。从平炉到顶吹转炉的发展,是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冶金技术革命的一个关键。这些技术装备的引进,以及“双联炼钢法”的应用,为中国钢铁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就这样,我们很快勾勒出了现在二钢、五轧和七轧的雏形,并陆续开工建设。这期间正好碰上“文化大革命”,设备陆续建成了,但只能用先进的设备生产普通钢。所以,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太钢始终在百万吨的规模上徘徊不前。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