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硅钢厂:“容错纠错+激励”焕发新动能炼钢二厂安全文化室投用相濡以沫见真情打通最后 一公里
第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1300期:第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9-13

冷轧硅钢厂:“容错纠错+激励”焕发新动能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申文丽通讯

员岳九成)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主题教育活动中,冷轧硅钢厂党委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变化,在全厂范围内进行流程和制度系统诊断,积极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容错纠错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引导全厂干部职工发扬成绩,改进不足,更好地忠于职守,担当作为。

近年来,随着硅钢冷连轧新装备的投用,冷轧硅钢厂的品种结构与生产组织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品种,生产难度大、经验不足,同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该厂把一些薄规格高牌号产品优化至连轧机组生产,全新的工艺、全新的操作方式,客观上给岗位职工带来了极大挑战,作为生产轧制关键工序的酸轧作业区首当其冲。

“有些新品种,如高牌号电动汽车用钢市场需求量大,效益好,但生产难度大,一旦操作出问题,考核也是很严格的。另外,连轧机组效率高,可是薄规格产品在连轧机组上的断带风险很大,谁也不想被考核,所以班组遇上干这类品种,都有点怵头。”冷轧硅钢厂酸轧作业区职工郝栓虎说。

面对前进中的问题,冷轧硅钢厂党政鼓励酸轧作业区大胆探索“容错”机制。由厂生产技术科牵头与作业区深入沟通交流,对新品种、新工艺、新操作方式的控制难点进行认真梳理,同时,在帮助作业区改进薄规格连轧操作工艺的基础上,对薄规格产品断带考核比例适当降低。目前作业区已经制定“容错”规则,涵盖新能源汽车用硅钢多个新品种。

“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政策导向,让职工愿意钻研技能,精益求精,从而推动硅钢品种结构持续优化,工艺控制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我们的‘容错’规则是动态的,容错不是错了就没事了,而是要剖析问题,总结教训,改进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工艺成熟、操作熟练就剔除,再把新的要求补充进来。”冷轧硅钢厂总工程师张文康告诉记者。

“容错”的同时,冷轧硅钢厂还注重正向激励。薄规格取向硅钢虽然工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薄规格产品轧制难度仍然较大,断带次数较多。针对问题,该厂经过计算,提高了生产难度较大钢种的标产系数,计入四班产量,同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制定最高班产激励制度,对每月班产最高的班组,给予超产奖等额外奖励。

“厂里的这些政策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干起活来心里有底了。实际上大家也愿意干好品种,干得多了,自然就熟练了,现在大家的积极性都比较高。”冷轧硅钢厂酸轧作业区副主管张雷说。

“容错纠错+激励”机制的建立,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让岗位职工放开了手脚,全员学技术、精操作的热情空前高涨。目前,该厂高附加值产品的一次命中率和机时产量稳步提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用钢已代替进口,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全厂呈现出千方百计提质量、保合同、增效益的良好发展态势。

面对生产工艺装备和品种结构的全新变化,冷轧硅钢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在酸轧作业区探索推行动态的容错纠错和激励机制,引导作业区干部职工勇于向生产操作难度大的薄规格产品发起挑战。这种直面问题、改革创新的精神,难能可贵。

在工作和生产当中,如果只求成功、不容失败,往往会导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无所作为。面对高难度品种的生产,冷轧硅钢厂以“容什么错、如何容错纠错,以实现新的提高”为基本思路,组织管理、技术人员与一线职工深入沟通,一起梳理控制难点,在此基础上,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容错规则,既激发了职工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的热情,又在推动生产操作水平提高的同时,推动着容错底线的不断提高,从而实现容错的动态化,形成“容错-纠错-提升”的良性循环和正向激励效应。冷轧硅钢厂这种依靠职工群众、共商改革计策、破解生产难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思路,正是责任与担当的体现,值得肯定。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太钢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北路83号   邮编:030003  电话:0351-2134396  传真:0351-213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