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岩申文丽
市场让峨矿人感受到了压力,对标让峨矿人明确了方向。峨矿人清楚,市场倒逼说起来好听,但却是一把“双刃剑”,做好了可能绝处逢生,做不好也可能把精神压垮。如今,市场倒逼下产生了压力,也有了目标,但还必须不失时机转化为内生动力,必须得有办法才行!
“压力面前,要闯出一条血路、活路,只有依靠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和活力。”矿长、党委书记衡旭文的话斩钉截铁。
由此,他们以市场化效益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在全方位、全过程改革创新上做起了文章。一个个改革创新的思路和措施应运而生,效果也迅速显现。
采、选、球团制备是峨口铁矿生产的三大核心环节,他们围绕这三大环节,着力推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将成本里的“水分”一点点挤干。
矿山生产的第一步是“采”。采矿过程中,钻机、电铲、矿车这些大型机械采掘、拉运所需的电耗、燃油消耗是成本的大头。为了缚住这些成本大户的“龙头”,他们动足了脑筋。
要降低成本,把油耗降下来就成了首当其冲的目标。采矿部共有矿车80台,为了摸清情况,采矿部制作了一张分析表,每月按照单位工作量对矿车燃油消耗进行排序,每次从中找出油耗最高的6辆车进行分析。
“我们分析消耗指标,一方面考虑车况本身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要盯人员操作习惯的问题。”采矿部副主任、运输作业区主管赵月瑞告诉记者。
找到油耗高的车,他们就派一名值班长和一名有经验的老师傅跟车,如果发现是车况本身的问题,就立即安排进行调校,如果是人员操作习惯问题,就进行专门培训。
“我以前开车习惯不太好,油耗偏高。经过师傅教,现在一个班,我就能比过去省五六升油。”采矿部运输作业区年轻司机李晓刚高兴地告诉记者。
车况和操作问题有了眉目,还没有完。他们又在优化运输环节上做起了文章。
为了缩短运距,矿工艺技术科和采矿部的技术员拿着测距仪,开着车在采场周围一趟一趟地跑,反复地试,寻找最优运输路线。(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