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董敏伟
质量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确保打赢生存保卫战的制胜因素,在当今钢铁市场低迷的形势下,作为轧钢辅助工序的热连轧厂磨辊作业区该如何适应当前严峻形势,为产品的优质化作出积极贡献?该作业区作了积极的探索。
用制度保证“质量兴企”的落实
虽然“质量兴企”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在快速的生产节奏中,如何真正把质量提高到首位来抓,是磨辊人经常遇到的考验。轧辊换得频繁,磨不出来影响生产正常运行怎么办?给轧辊轴承箱打油固然重要,但耽误了送辊谁能担得起责任?即使因为“少干”挨批,也不是每个人愿意承受的结果。于是,图快、省事等做法难以避免,而这又严重制约着质量的提升。
为了尽快扭转这些现象,作业区及时研究出台了新的制度,很好地起到了引导人、督促人的作用。比如,对磨床工正常、非正常磨削下量分别作了定性要求,规定下不够量的磨削不计入工作量,而且操作者要承担因下量不足导致质量事故的责任。另外在统计工作量时,作业区对质量的考量要远大于数量,有效遏制了各班组盲目追求磨削根数的做法。在轧辊轴承箱打油方面,作业区实行责任到人制,要求谁打油谁负责,而且做好记录,保证能查到账、能找到人,大大提高了职工的责任心,减少了烧箱的事故率。
用多道“关卡”堵住质量漏洞
在面对高节奏的生产运行时,如果一味“抠”在一根轧辊的磨削上,而使得轧机用辊短缺,也是不现实的“愚钝”做法。还有,磨好的轧辊在送向轧机时,如果接辊人员在接辊中,因操作不当使得吊运轧辊的夹钳碰伤轧辊表面,造成轧制钢板表面出现“疤痕”怎么办?即使每台磨床上都装有检测裂纹、软点的装置,但在追求轧辊质量零缺陷的要求下,如何做到万无一失?
为了很好解决以上诸多问题,作业区设置了由操作工、点检员、送辊人员、班长共同把关的多道“关卡”。首先由操作工把住磨削这一道关,在对轧辊测量后,拿出检测结果。若出现在保证磨削量的情况下,测值超标,而紧张的生产节奏又不允许过多纠缠在一根辊上,这时,操作工可先下货,由点检员检测后给出新的下量范围。点检员还要对一些有疑问轧辊、新装配的轧辊等进行全面检测,确认没问题后使用。此外,送辊人员、班长要对待出、已出轧辊表面作全面检查。作业区倡导人人都做轧辊监督员,对发现轧辊磕碰、异常等缺陷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大大激发了全员关注质量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