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循吏列传》中记载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周围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却不接受。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歪曲和破坏法律。”公孙仪嗜鱼但拒鱼的故事,千百年来之所以被人们传为美谈,就是因为他能够清醒认识个人好恶与事业兴衰成败之间的关系,始终做到管住小节,抵御诱惑,慎其所好。给我们的启示:清白做人,堂正为官。
事例简单却值得深思。国人素好“礼尚往来”,且结交朋友善于“投其所好”。领导干部的爱好时常为有心人所用,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譬如对待吃喝问题上,很多干部无法管住自己的嘴,在餐桌上酒足饭饱、大快朵颐后,便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与有求之人称兄道弟,为违法乱纪之事打开方便之门。
诚然,圣人孔子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然而孔子同样讲究“吾日三省吾身”,通过修身养性来塑造自身的完美人格。同样的,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需从认识和实践“严以修身”开始。人要讲人格,官要讲官品。官品的塑造需要通过自我批评达到严以修身,党员干部要时时自我反省和自我修养。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德。领导干部严以修身,要担负起“风成于上,俗形于下”的责任。领导干部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才能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慎重对待朋友交往,才能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作为领导干部,要当好提升道德境界的表率,只有严以修身才能将他律变为自律,将外在的约束变为内在的要求。正所谓明是非,慎己行,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做到严以修身,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佚名